动骑兵,以五人小队为单位,在外围或射击杀伤或伺机从外部朝内横断。简单来说就是甲骑冲阵中杜绝个人武勇,全靠集体力量撕开口子,打开突破口之后其余骑兵进入敌军内部横断。
此等战法不需要庞大的军队数量,几百上千骑兵就足够施展,但对于骑兵整体素质与装备要求都极为苛刻。从指挥官到普通士兵,每一个人都必须清楚自己的责任,战场上全靠本能与队友配合,全军宛如一个整体。对于古早时代的人来讲,要达到要求靠刻苦训练没有用,只能从尸山血海里锻炼出来。
鲜卑人在入主中原后,凭借奴隶制残酷的剥削和压榨,集合所有资源,不知道战死多少人才总结出这套战法。刘珪等于将俱装骑兵的冲阵战法提前两百年实现,不是他智慧超群,也不是有远见卓识,这都是被绝望的现实逼的。
在这个时代以及今后一千多年里,敌军只要被突破就无法破解,除非国力对比优势极大,用武装战车阻止冲阵,配合海量的强弓硬弩淹没对手。若是实力差距不大,对抗的唯一手段只有使用具装甲骑,用相同的作战方式抵消。
乌桓前锋一万人损失极大,整片的马群失去骑士,跟着溃兵一起漫无目的四散乱窜,幽州骑兵没有追击四散的乌桓人,因为新的乌桓骑兵已经替换上前。
双方再次相向而行远程抛射,期间幽州骑兵故技重施再次突击,这次乌桓人发了狠,冲散再聚拢继续接着打,没过多久首先被打散的乌桓骑兵也加入拉扯。
乌桓人和幽州人打了好几年,对这一套再熟悉不过,平时都尽力避免与幽州骑兵近战,但今天如往日不同,一是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不怕消耗;二是大王蹋顿亲临战场身后就是王廷,妻子儿女辎重财宝都在城里无路可退。
看样子乌桓人真豁出去了,刘珪这边考虑到马力有亏,召回鲜于银等人返回换马,阎柔,范方接替上前继续跟乌桓人拉扯。
指挥乌桓主力的是丘力居的儿子楼班,当初丘力居去世,蹋顿自己年纪小篡夺实际权利,等蹋顿掌控几年之后,大家都发现这个人不自私,待人和善处事公正,既有能力还有威望,乌桓人都认为楼班这个傀儡做的很值得。
要放过去楼班挺恨这位堂兄,不过和刘珪打了几年,心里多少有些同情他,内外交困之下作大酋长真不是件容易事,要没有蹋顿估计乌桓和草原上的鲜卑部落一样,都被刘珪一口一口吃干抹净,总之换成自己撑不到这么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