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的异象,无疑是对齐景公统治的一种讽刺和控诉。
在这样的背景下,田桓子之子田僖子(田乞)看准时机,积极收买民心。他改革了量制,将原本的四进制(即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十釜为钟)改为五进制。在向百姓借贷粮食时,他采用新制,而在百姓还贷时,却使用旧制。这种“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廪予民以大斗”的做法,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田氏家族感激不已,田氏家族的影响力也因此日渐增强。
《左传·昭公三年》记载,齐相晏婴出使晋国,与晋国大夫叔向讨论齐国政局时,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民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囊,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
另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景公曾派遣晏婴出使晋国。晏婴私下里对权向透露:“齐国政权终将归于田氏之手。田氏虽无显赫功勋,却擅长借公事之便施予私恩,深得民心,备受百姓拥戴。”由此可见,田氏采用此种策略来笼络人心,效果颇为显着。
据说,当时身为齐相的晏婴,曾力劝齐景公设法遏制田乞的势力,但齐景公却未予重视。晏婴逝世后,田氏在齐国政坛的活跃度更是与日俱增。齐景公去世后,齐国大权落入国惠子和高昭子两位国卿之手。这两位国卿均出身姜姓,为齐太公后裔,属吕氏旁支。他们世代担任齐国上卿之职,并受周天子册封,是齐国势力最为强大的两家贵族,对齐国政局产生着深远影响。
田乞深知自己势力的局限,他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暗中联合鲍牧等贵族,成功击杀国惠子和高昭子,并扶持阳生登上齐悼公之位,从而顺利掌控齐国国政。
田成子凭借着子承父业的契机,顺利接过父亲手中的权柄。然而,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政治丛林中,世袭的权位不过是一张入场券,想要在齐国的政治舞台上站稳脚跟并实现家族的崛起,必须主动出击,参与到残酷的政治斗争之中。田成子深谙此道,他凭借着卓越的政治智慧与狠辣的手段,在齐国的朝堂上纵横捭阖。先是果断出手,先后废立齐简公、齐平公,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政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