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争取为吴国的盟国。随后,孙武等人与吴王阖闾一同统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楚国进发。
在柏举之战中,吴军在孙武的指挥下,士气高昂,战术灵活多变。他们以少胜多,大败楚军,乘胜追击,一举攻占了楚都郢。这场战役的胜利,让吴国声威大震,也让孙武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然而,战争的走向却并未如孙武所期望的那样发展。吴军进入楚都后,部分将士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楚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种种暴行。孙武虽极力阻止,但却未能完全遏制住这股乱象。
这一局面严重违背了他坚守的战争理念,孙武崇尚“不战而屈人之兵”,追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注重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和道德准则。
而吴王阖闾在攻占楚都后,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贪图楚都的繁华与财富,迟迟不肯班师回朝。
由于吴军在楚都的肆意妄为,激起了楚国百姓的强烈反抗,同时也错失了乘胜追击、彻底灭亡楚国的最佳战机。随着楚国各地的反抗力量不断集结,形势逐渐对吴军不利,吴国灭楚的计划最终功败垂成。
面对这一结果,孙武深感遗憾与自责,他认为自己作为吴军的统帅,未能及时阻止吴军的暴行,也未能说服吴王把握战机,自感罪责深重。
经历了这场战争的挫折后,孙武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在五十多岁时,他毅然决定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他选择离开繁华的朝堂,隐居乡间,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在隐居的岁月里,孙武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修订兵法着作之中。他整日与书为伴,反复琢磨,不断总结自己的军事实践经验,对《孙子兵法》中的每一个观点、每一条策略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完善。
他结合自己在战争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反复修改和补充,力求让这部兵书更加完美。经过多年的精心修订,《孙子兵法》终于得以完善,并流传后世,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
孙武被后世尊称为孙子,因其卓越的军事成就和非凡的智慧,他更被冠以“兵圣”、“兵家至圣”的美誉,享有“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的崇高地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所着的《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这部着作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深邃,全面阐述了战争制胜的规律、战略原则、临阵战术以及军队的后勤保障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