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必得。一路由夫差亲自率领,从陆上攻打齐国,直奔齐国的心脏地带;另一路则派大夫徐承率水军由长江入海,向山东半岛迂回,意图从海上攻打齐国的侧后,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吴军的气势如虹,似乎胜利在望。
然而,战争的进程并不如夫差所愿。吴国的水军在海上作战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失利。海洋的波涛无情地吞噬着吴军的战船,狂风巨浪让船只难以驾驭,许多士兵葬身鱼腹。由于水军的失利,陆上的联军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齐国的军队顽强抵抗,吴军的进攻屡屡受挫。最终,夫差不得不下令退回国内(参见吴鲁邾郯攻齐之战)。这次失败让夫差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彻底打败齐国的决心。他意识到,要想实现北进中原的霸业,必须克服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大的代价。
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挫折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整与反思,决定卷土重来,再次将矛头指向齐国。这一次,夫差决心要彻底洗刷上次的耻辱,为吴国的北进之路扫清障碍。
为了确保这次军事行动的成功,吴国军队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夫差从国内调集了大量精锐部队,同时对士兵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提升他们的战斗力。他还与鲁、邾等国重新结成联盟,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联军。在战略战术上,夫差也进行了调整,他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制定了更加周密的作战计划。
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吴国军队与齐国军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艾陵地处交通要冲,地势复杂,易守难攻。齐国军队在这里布下了重兵,准备与吴军决一死战。然而,夫差的指挥若定,让吴军在这场大战中占据了主动。他根据地形和敌情,灵活调整战术,将吴军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战斗开始后,吴国军队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般向齐军扑去。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高呼着口号,冲向敌阵。他们的战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战车滚滚向前,势不可挡。齐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吴军的猛烈攻势下,逐渐失去了抵抗的能力。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吴国军队全歼了齐军的精锐部队,齐国的将领们纷纷被俘或战死。战场上,吴军的旗帜高高飘扬,宣告着他们的胜利。
这场胜利是吴国北进战略中的一次重大突破,让夫差更加骄傲自满。他站在高处,望着被击败的齐军,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他相信,吴国的霸业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原大地即将在他的脚下臣服。然而,他却不知道,这场胜利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