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举之战是春秋时期吴楚两国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吴国在这场战役中以凌厉的攻势大败楚军,楚国的防线如纸糊一般迅速崩溃。吴军的进攻如同狂风骤雨,势不可挡,直取郢都的战役随即打响。吴军的铁骑如潮水般涌向楚国的都城,楚国的军队在吴军的猛烈冲击下节节败退,楚国的国土在吴军的铁蹄下被无情地践踏。
吴军在追击楚军的过程中,来到了清发(今汉水支流涢水)。此时,吴国的将领夫概敏锐地洞察到了战场形势。他认为楚军虽然已经溃败,但“困兽犹斗”,若此时贸然进攻,楚军定会拼死抵抗,反而会增加吴军的伤亡。于是,他向吴王阖闾建议,待楚军半渡清发河后再发起攻击。阖闾深知夫概的军事才能,果断采纳了他的计策。
当楚军渡河至一半时,吴军突然发起攻击。楚军此时正处于渡河的混乱状态,根本无法有效组织抵抗。吴军的进攻如同猛虎扑食,楚军顿时大乱,被吴军打得溃不成军。这场战役,楚军士气大挫,而吴军则士气高涨,穷追不舍。
楚军在吴军的追击下狼狈逃窜,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地方做好饭正要吃时,吴军又如鬼魅般追来了。此时的楚军早已是身心俱疲,面对吴军的追击,不敢再做抵抗,只得弃食而逃。吴军则毫不客气地吃饱了楚军做好的饭,又继续追击。这种追击方式不仅打击了楚军的士气,还进一步消耗了楚军的体力。
在雍氵筮(今湖北京山西南),双方再次展开激战。然而,吴军的攻势实在太过猛烈,楚军再次战败。楚国的左司马戌闻讯后,立刻从息(今河南息县西南)返回救援。在雍氵筮,左司马戌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一度打败了吴军。但此时楚军的主力已经溃败,左司马戌孤军作战,即便他奋勇杀敌,也难以抵挡吴军的强大攻势。几经战斗后,左司马戌遍体鳞伤,自知将死,又耻于成为俘虏,毅然决然地自杀身亡。
至此,吴军五战五胜,一路势如破竹,直奔楚国的都城郢都。楚国的国土在吴军的铁蹄下被践踏得支离破碎,楚国的军队在吴军的猛烈打击下几乎失去了抵抗能力。吴军的胜利不仅改变了吴楚两国的军事格局,也成为了春秋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吴军兵临郢都城下,楚昭王惊恐万分,他深知吴军的强大和自己的无力回天。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楚昭王带着他的妹妹季芈畀我仓皇逃亡。他们一路疾行,试图躲避吴军的追击。在渡过睢水(沮水)时,楚昭王为了阻止吴军的紧追不舍,命令钅咸尹固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措施:把点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