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师兄在北边,帮我足够多了。”
“还成。”
说到这里,沈老爷轻声说道:“他这一任北直隶巡抚,还有一年多就期满了,赵师伯多半还要尽力推他一把,才会从中书退下来。”
“中书不中书的,我不太看重。”
沈老爷给张简调了杯酒,轻声笑道:“放心,他要是没良心。”
张简一怔,随即哑然一笑:“人家现在可是北直隶巡抚了,封疆大吏,连中书宰相,轻易也动不得他,整个朝廷里,能够这么说话的,也就子恒你一个人了。”
“嘿。”
“师兄别胡说。”
张尚书哑然一笑,没有反驳,只是抬起酒杯。
……
大概的意思就是,十年前淮安军立下泼天的功劳,十年来又一直驻守北疆,为朝廷鞠躬尽瘁,朝廷多有亏欠淮安军。
如今东宫正位,储君已定,正好让储君代替当朝天子北上,跟随北直隶总督沈毅一起,巡边犒军。
大概的意思是,太子北上,可以参知一切军机要事,不过这趟巡边的主事之人,依旧是坐镇北疆十年的沈侯爷。
毕竟如今太子殿下已经是大陈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了,要是再让他有钦差大权,好家伙,到了北边之后要是迫不及待想要提前上任的话,说不定直接就挥师南下了。
而且,就事实上而言,历朝历代的皇帝与太子之间,其实都不是单纯的父子关系。
毕竟太子的地位太高,皇帝要是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要提前下岗了。
当然了,这种情况,在本朝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大。
哪怕称不上第一,也可以称得上第二。
而皇帝陛下的诏书下发之后,太子殿下便立刻跪地接诏,毕恭毕敬的接下了这份诏书。
“叔父。”
“小侄奉诏,与叔父一同北上,不知道叔父准备何时出发……”
“三日之后。”
“不过殿下慢几天也无所谓。”
“小侄与叔父同行。”
两天之后,也就是沈毅要走的前一天下午。
皇帝陛下先是处理了几件要紧的事情,然后才看向沈毅,默默叹了口气:“明天,朕就不去送沈卿了。”
皇帝微微摇头:“明天让老大还有老四,替朕送你们。”
这就是大陈祖制的原因了。
而到了南渡之后,朝廷里连追赠郡王的先例都没有了,最多就是像安平侯赵崇那样,死后追封定国公。
不过,沈老爷现在的功劳,已经远胜当年的赵崇,洪德帝完全是可以破格给他封个公爵的。
沈侯爷少年得志,二十多岁便受封侯爵,到如今早已经到了几乎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