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正常,再加上沈毅比较重视商业,北方的经济相对繁荣了不少,上交给国库的钱财,也多了不少。
也正是因为如此,洪德帝才有掀起战事的底气。
“出海这件事,从苏定那里,已经看到了成效,近几年,臣会让陛下,让朝廷,看到更多的成效,也让后世子孙……”
“这事沈卿做主就是,朕不干涉。”
“所以,你今天才到朕这里来,想要躲着他?”
沈毅笑着说道:“太子新立,孙家高兴是正常的事情,臣不怎么愿去他们家,但是又不好拒绝,因此只能到陛下这里来。”
皇帝陛下再一次低头喝酒,声音带了些冷然:“的确,以他储君的身份,连沈卿你都不好拒绝孙家的邀约,朝廷里其他官员,就更没有人敢推拒了。”
洪德帝冷笑道:“上蹿下跳啊。”
与洪德帝不一样,皇三子李容,与孙家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皇帝陛下闷哼了一声:“母后尸骨未寒,朕不想跟他们家有什么龃龉,不过他们想要翻出天去,那也是痴心妄想。”
“朕哪里有时间教他?”
:“等册立大典结束之后,朕就下旨,让他跟沈卿去北边转一圈,沈卿替朕好好看着他。”
“他若不是……”
“沈卿也不必管他,遛一圈之后,将他放归建康就是。”
洪德二十九年六月下旬,建康举行了盛大的册封大典,正式册立皇三子李容,为东宫太子,成为了朝廷的储君。
现在,国本总算安定了下来,大臣们也都松了口气。
这就是儒家士大夫所追求的政治稳定。
包括沈毅本人,也是脸上挂着笑容,走到太子殿下面前,对太子拱手笑道:“恭喜太子殿下,入主东宫。”
“可不敢。”
沈老爷这话,并不是客气,现在这位皇三子的位格已经凭空拔升了一大截,单就政治生态而言,他现在在地位上已经是朝廷的二把手了。
哪怕是晋王李穆到这里,太子直接称呼李穆姓名,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假使沈毅是一个正常的官员,今后太子殿下见到他,就真的要称呼官职了。
太子殿下虽然不是特别聪明,但是对于这一点,他看的还是很透彻的,依旧对沈毅毕恭毕敬,开口必称叔父。
等册封大典结束的七七八八之后,沈老爷也没有多做停留,跟沈恒打了声招呼之后,径自回家去了。
沈老爷喝了口酒,笑着说道:“师兄倒是消息灵通,从哪里知道的?”
张尚书笑了笑:“你刚回建康,朝廷就开始议论迁都的事情,三殿下上书力主迁都之后,太子之位就定了下来,这其中很难说没有子恒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