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都没钱去大医院看,找到爷爷,爷爷触诊确定腹内肿物大小后,都是对因下药,很快见效。
只是不是每一个农村家庭都能有这样的经济条件,最后很多还是会回头来求爷爷。
放进去咔咔咔几下就完事儿。
白家三口笑得见牙不见眼,活了大半辈子,就今天最风光!
老两口把秦振华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来一拨说一遍,来一拨又说一遍,可前面的也不走,就在那里看着,听着,也不腻。
小孩吃积食的,清音也不开药,做个简单的推拿,孩子放几个屁,上次厕所就好多了。
女同志月经不调,清音给她扎几针,针是下午扎的,例假是晚上来的。
诸如此类,都是小毛病,跟李修能和白雪梅比起来,这些病任何一个中医大夫都能看好。清音不觉得自己多厉害,但在群众心目中小小年纪能有如此神效,就是“神医”,不愧是清老爷子传人巴拉巴拉。
从这天开始,清音的门诊量忽然暴增,从五六个涨到了十个出头,直接翻倍!
但饶是如此,也让整个卫生室高兴坏了。
摸鱼,但那不是有活干她们不干,不是她们主观上懒惰,是真的没事干。
可现在有了病人不一样了,清音做过老板,知道一个好的领导不是什么都要亲力亲为,旁人能协助的就一定要撒手出去,所以她经常给她们仨派活干。
有小孩需要做推拿的,清音就叫她们过去看着,自己讲解两遍,示范几次,就是再笨的人,多看多练也能学会。
杨姐就不愿学,清音也不勉强,就让她帮忙给病人交代中药煎服方法、注意事项,动动嘴的事,她也不好拒绝。
是的,上次清音去区卫生局送材料就发现,人家挺不待见她们钢厂卫生室的,就跟上了黑名单一样。
她就是那种当医生就只看病,其它事全推的领导,什么局里安排的行业大比武啊,职工运动会啊,文艺汇演啊,厂里安排的会议啊,学习啊,她通通不去。
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有啥事都轮不到卫生室,她们变得越来越边缘,越来越不受重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想要买点口罩生理盐水啥的,申请交上去,财务批了,领导批了,厂办说等着。
清音上辈子在医院待过,知道一个大单位运转是需要很多环节和部门同时发力的,但凡一个环节卡壳,再小的事也会被搁置。
“而改变这一切,咱们就从最基本的,加强厂办事务参与开始起。”
清音点点头,表示同意,她上辈子离开公立大三甲,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医疗无关的工作太过,譬如好不容易下夜班回家补个觉,科里非得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