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还特意从别的地方高价备了一些粮食和草料。
这些东西他用不上,但冬青以及他带来贵安郡的人一定用得上。
牧恩示意还处在余惊未定的护卫将现场打理好,转过身对着急忙跟上来的宋武说:“这批止血粉的价格比之前的低五成,加上粮草立马全都送过去。”
投桃报李。
这次的山匪之祸多亏了贤王前来相助,不管对方救自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都是必须要有的好处。
准备好的东西迅速装车,连夜送往了东青在城外临时搭建起的驻扎地。
舒先生看完手中的单子,对着东青口吻复杂地说:“出手可真够阔气的。”
牧恩送来的这些东西都是战时刚需,如此大的分量,价格却几乎被压到了半卖半送。
这是明晃晃的示好。
东青接过单子扫了一眼,微妙道:“是大气。”
“做点儿瓷器买卖,这么能赚钱的吗?”
舒先生听出她的言外之意,顿了顿说:“瓷本为重礼,赚钱也不足为奇。”
“我以为真正令人称奇的,当是这样大的手笔,居然出自一个小小三洋村。”
尽管牧恩在外已经竭力抹弱了三洋村的存在感,也从不对人提起自己出自何处。
不过只要有心,想顺藤摸瓜往下查出些许端倪并不难。
舒先生合理推测:“我怀疑止血粉和往南边贩卖的瓷器全都出自这个村子,牧恩真正的老板也藏在这个村子里。”
“只是……”
舒先生奇道:“产瓷之地,自古以来有名在外的就那么几处,从未听闻还有这么个地方。”
不光是瓷器,还有墨。
这两样东西都是不可易得的贵物,制作技法更是秘不外传。
小小一个三洋村,是怎么撑得起如此庞大的商路的?
“好奇三洋村是否撑得起,多查一查那个卿山赴不就行了么?”
东青转了转指尖的草杆子,慢吞吞地说:“卿山赴就在沛县,去瞧瞧有什么难的?”
舒先生听完第一反应就是摇头:“不可。”
“小侯爷执意要来贵安郡,已经惹恼了太子,此时若是再往别处去的话,只怕是要出大麻烦,而且……”
舒先生苦笑道:“咱们如今的情形,哪儿受得住小侯爷四处奔走?”
东青要离开安城,太子大怒,碍于东青提出的理由无法拒绝,不得不答应的同时,却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