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就必须尽快让百姓搬到这里安家落户,同时让商人来这里开设店铺,这样才能迅速恢复经济。
其实吴承恩已经写好了奏折,将瑞州城的情况详细地汇报给了皇帝。
皇帝得知此事后,自然是气愤不已,狠狠地把端王臭骂了一顿。
但像这种屠城的事情,朝中真正知晓的人寥寥无几,只有那几位深得皇帝信任的亲信大臣知道。
毕竟,如此惨绝人寰之事若被大肆宣扬出去,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令百姓们惊恐不安、人心惶惶。
于是皇帝勒令此事到此为止。
皇上又当机立断,迅速做出决策,选派合适的官员前往瑞州赴任。
在新官尚未抵达之前,暂且由沐楠负责代管瑞州事务。
“区区一万百姓而已,这有何难?”商从简胸有成竹地说道,“至于那些经商之人,我也能找来。我自己就购置铺子,开设福香楼。嗯……要不我多买些铺子,嫂子若是有需要,我也可以转几间给她。”
对于要引领一万百姓前来瑞州安家落户这件事,商从简表现得信心满满。
当然,他的这份自信并非毫无根据的盲目自大,而是源于他近期的亲身经历。
这段时间以来,商从简频繁往返于京城、晋州和瑞州之间,一路上他留意观察,发现许多地方的百姓生活状况都颇为艰难。
去年南方遭受水灾之后,众多州府的灾民如潮水般涌现,灾民泛滥。
由于时间紧迫,衙门为了尽快完成上头下达的安置任务,对灾民的安置工作颇为草率。
许多灾民所分到的田地,都是质量低劣的下等田,根本无法产出足够的粮食来维持生计。
就拿岙山村来说,衙门把那么多穷苦的灾民全部都安置在村里,这无疑给岙山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远远超出了它所能承受的范围。
幸运的是,岙山村拥有广袤的田地,这成为了村民们生活的希望之光。
由于田地众多,即使是人口一下子多了那么多,但每家每户都能够分到几亩上等的肥沃土地,这对于那些原本一无所有的灾民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馈赠。
不仅仅如此,岙山村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那就是沐家的存在。
沐家需要大量的人手来帮忙干活,同时也常年收购山货。
这使得岙山村的村民们有了额外的收入来源,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
相比之下,那些被安置在其他村落的灾民就没有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