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体细腻。
揉好的糕团放入模具,整平,切成小块。再淋上桂花蜜或者撒上晾干的桂花,这道广寒糕便算是完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了广寒糕,苏虞还做了三样糕点——状元糕、步步糕以及定胜糕。
而远在汴京城的苏家,也做了这四样糕点。除了自家吃,吴氏还特意找人定了一些比较高档的食盒,将四样点心每种都装一些,然后让五郎六郎给苏家姻亲以及苏慎交好的同僚家送去。
很快,其他家也做了糕点送到苏家。这些糕点做法都很简单,用料也不外乎糖、油和粘糯米粉,取的就是个好寓意。
不过每家有各家的做法,填料也有讲究,所以还是能吃到很多不同的口味。
就比如那状元糕,家境一般的就做最基础的版本。
糯米洗净晾干,入锅小火炒熟炒香,用碾子碾成粉末,过筛后混入白糖、烧热的猪油,揉捏光滑。再分成小份,搓圆,入模具,按出状元二字,蒸熟即可。
若是家境好的,就会在糕里加入各色馅儿——芝麻糖馅儿、花生馅儿、玫瑰豆沙馅儿,甚至是猪肉馅儿。爱吃啥加啥,毕竟这道糕点,重点在于糕皮上印出的状元二字。
除了糕点,吴氏在给家里四个学子准备秋闱用品时,也给三个姻亲家的学子送去了一份考生专用清单。
秋闱考三场,每场考三天两夜,合起来就是九天六夜。
这九天,吃喝拉撒都在那小小的号房里,对于考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不小的挑战。
往届那么多年,年年都有学子病倒累倒,甚至死在号房里的情况。
所以不论秋闱还是春闱,这都是大事,疏忽不得。
吴氏准备东西时,苏虞也看了眼,想着如有疏漏也好补充一二。看完,苏虞就发现,嗯,这还真不用她多事。
吴氏准备得十分齐全,科举考试时用的文房四宝都是专制的。
毛笔要用笔杆镂空的,墨条和砚台要用薄的,镇纸、水注都要用瓷的,这是为了预防作弊,也是为了避嫌。免得考场还没进,考试用的家伙就被进场检查的号军销毁或者没收了。
生活用品准备了桐油布、羊毛卷布、两套单衣,兔毛大衣、擦汗布巾以及照明用的蜡烛。
油布是为了挡风防雨。羊毛卷布,答卷时做毡布,吃东西垫桌,睡觉时做下临时床垫。至于兔毛大衣则是为了防寒。
八月暑热未退,寒意将至。穿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