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那位手拿公文包的男性顾客,潘文兵很快走过来。他刚开始也以为这些人是来订制墓碑的。
所以,这时候那两个刑警已经悄无声息地站到了那中年男人身后,与古波构成了犄角之势,随时都可以抓人。
等他弄清楚古波一行人是来向他了解杨鑫的情况时,他脸上才露出失态的神情:“杨鑫怎么了?他那天还好好的,你们告诉我,他到底怎么了?”
但该问的还是要问的,古波就把杨鑫失踪的事说了一遍,“潘老板,通过我们的调查,你上周五下午两点半左右,跟杨鑫在一起吃的饭,这事你还记得吗?”
“能说,我都跟你们交待清楚。”这时候但凡有点理智和头脑,都会清楚,如果不跟警方交待清楚,那他就得进局子里慢慢想了。
这一段他说的应该都是实话,几个人安静地听着,谁也没打断潘文兵的话。
潘文兵有点紧张,嘴唇干巴巴地,嗓子眼干涩。他咽了咽唾沫,又道:“我俩认识有一年多了,是在一个书法班认识的。当时我想进修下,就报了个书法班,小杨也在那儿。我们白天都有事儿,晚上上一个半小时的书法课。”
为了让警察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他还特意把那书法班和授课老师的名字,以及联系电话写在纸上,交给了古波。
古波没说信也没说不信,却道:“那天杨鑫是什么时候走的,有没有说去哪里,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
他只好说:“他出门往南走了,步行去车站。我俩看碑帖时,还现场临摹了一会儿,我没注意时间,不太清楚他几点走的,估计四五点左右吧。”
另一个人没吱声,可能也没注意时间。不管怎么样,有这学徒愿意帮他做证,潘文兵也松了口气。
“不多不多,咱这儿是给去世的人刻碑的,可能得好几天才接一个活。有的活也不用顾客上门,他打电话问一问价格,说下尺寸和要求啥的,就可以下订单了,不是非得人过来不可。”
饭店进出的人太多了,林落不抱希望。但这地方本身就偏,来往的顾客也少,如果杨鑫真的出去过,还是有可能查到他进出的痕迹的。
为免于漏掉线索,林落要对这家店做下勘查。勘查结果才是客观的。
这其实是一种询问技巧,在等待的时间里,被询问的人会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他心里有鬼,这时候就比较容易露出破绽。
古波突然说:“潘老板,你这字写得真不错,凭你这手艺,就算不刻碑,也不愁吃穿吧?”
潘文兵的担心不似作伪,但古波不可能给他说太多,反而问他:“这些你先不用管,你且说说,最近杨鑫有没有跟你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