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细心地为她整理好裙摆,才依依不舍地放下轿帘。
随着一声“起轿”,唢呐声再次响起,迎亲队伍缓缓前行。
秦辞重新骑上马,走在队伍前方,时不时回头看向花轿的方向,嘴角始终挂着幸福的笑容。
一路上,鞭炮声、欢呼声不绝于耳,所有人都在为这对新人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苏蓁透过窗棂望去,前院的灯笼早已挂满,红绸在晨风中轻晃,像极了昨日笼中大雁振翅时带起的涟漪。
碧珠忽然指着远处的影子轻笑:“姑娘快看,秦府派来迎嫁妆的管事娘子来了,前头那辆青缎马车,怕是特意给您装首饰匣的——您瞧那车辕上绑的红绸,比咱们府里的还要鲜亮些。”
苏蓁这时也把一直拿着的团扇放了下来,隔着帘子轻轻的对外说道:“据说秦府里面的装饰都是宫里派人来打点的,宫里出来的东西确实不错。”
花轿绕了内城一圈之后,停至秦府门前,鼓乐声愈发激昂。
花轿行至秦府门前,鼓乐声骤然激昂。
秦辞翻身下马,早有侍者捧来朱漆托盘,盘中盛着崭新的秤杆——依大昭婚俗,需以秤杆挑开新娘团扇,取“称心如意”之意。
他指尖触到冰凉的秤杆,却又忽地顿住,抬眸望向轿帘:“小蓁,可愿让我一瞻芳容?”
轿内传来轻笑,苏蓁握着团扇的指尖微微发颤。
碧珠轻扶她起身,轿帘掀起的刹那,霞光倾泻而入,映得她鬓边珠翠流光溢彩。秦辞缓缓举起秤杆,团扇边缘的金线流苏轻晃,如星辉坠落人间,当扇面彻底掀开,四目相对的瞬间,满堂宾客皆屏息凝神。
“一挑岁岁平安,二挑恩爱绵长,三挑......”喜娘的唱喏声中,秦辞已牵着系在苏蓁腕间的同心结,引她步下花轿。
青石板路铺就的红毯上,撒满红枣、花生与桂圆,象征“早生贵子”。
三拜礼毕,秦辞扶着苏蓁走向主位。
高台上红烛摇曳,秦辞父母的画像前,香炉青烟袅袅。
祖母忽然起身,布满皱纹的手同时握住两个年轻人:“我这把老骨头,总算等到这天。”她从袖中掏出个沉甸甸的银锁,“当年你爹娘成婚时,我也给你娘戴过......”
话音未落,喜娘已捧着合卺酒上前。
交杯酒饮罢,苏蓁团扇上的墨痕尚未干透。
秦辞提笔补上最后一句“岁岁年年长相守”,忽听得窗外传来孩童嬉笑。原来是鹿竹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