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不能觉得万无一失就可以拿乔。
这其中,雁,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忠贞不渝的象征。
有心的人家都是捉了大雁,系了红绸上门,以表重视,也有一些人家,只会打些跟大雁相关的首饰赠上。
前者的做法,不管怎么说,在外人看来都是好看一些,而后者只能说是在面子上意思一下,若非是真的穷苦,那就是敷衍。
秦辞听着,一边看着,又道:“把我从前在突厥王室那里得的各色宝石拿来,挑成色好的装上,再有那南海东珠,挑个头大的,还有陛下给我赐的......”
秦辞又往里加了不少东西,小厮忙不迭的记下,一边记,一边感叹。
亏的他们秦家功绩颇丰,子嗣又少,家大业大的,不然这还没几下,就要把家底霍霍干净了。
而秦老夫人在看到孙子添加的礼单的时候,只眼角的纹路深了深,没有任何不满,只道:“就按你们辞儿说的去办。”
六月初六,宜出行,宜嫁娶,宜开市。
秦老夫人携秦辞、林老夫人秦家宗族的长辈以及一众身份显赫的夫人,前往姜府过礼。
三媒六聘之三媒,一为男方所聘之媒人,二为女方所聘之媒人,三则是为双方牵线搭桥之中间媒人。
问名之际,男女的生辰八字,乃是媒妁传递的“口庚”,仅供合婚之用,双方的生辰八字,亦仅为男女双方所耳闻,唯媒人知晓。
媒人须于官府备案,绝无可能泄露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
而给苏蓁和秦辞的婚事是御赐,那搭线的媒人就算是皇上了。
所以这次景康帝也特意让一位皇室宗妇过来,以表示天家重视,皇恩浩荡,更是给两人的婚事长脸。
到了纳吉这一步,双方交换庚贴,再由男方占卜问卦。
许是良缘天定,只一次就问出了一个“吉”字。
秦家的族老很是高兴,直道:“佳偶天成!”
庚书红男绿女,互换生庚,各执为据,一经敲定,就不能轻易更改。
最后写下聘书,缔结姻亲!
苏蓁也在阁楼上偷偷观望这一切,见此,也不自觉的弯了弯眼角。
没办法,谁让她爹娘都说她不能出现在纳彩的时候,叫什么于礼不合,她只能偷看 还不能被发现。
文定之后,一行人在正厅落定,国公府的仆役便鱼贯而入,将十二道青瓷攒盒摆上梨木长桌。(写下聘书,就叫文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