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时讨伐,恐失良机。"
荀彧摇头道:"袁术虽僭号,然其志大才疏,不足以成大事。明公当先除近患,再图远谋。"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文若所言近患,莫非指吕布?"
荀彧点头道:"正是。吕布虽骁勇善战却只有匹夫之勇,然其反复无常,目下据有徐州,实为明公心腹之患。若能先除吕布,则中原可定,届时再图袁绍,方为上策。"
曹操沉吟片刻,又道:"然关中诸将,如马腾、韩遂之辈,素与袁绍交好。若我讨伐吕布,关中诸将趁机助袁绍,岂不危矣?"
荀彧微微一笑,道:"明公所虑甚是。然关中诸将,虽拥兵自重,然其内部纷争不断,难以同心。马腾、韩遂虽与袁绍有旧,然其更重实利。若能遣一能臣前往安抚,晓以利害,使其归附朝廷,则关中可定。"
曹操眼中一亮,问道:"文若以为,何人可担此重任?"
荀彧从容道:"钟繇钟元常,素有威望,且精通谋略,可当此任。"
曹操闻言,抚掌笑道:"善!文若之言,正合我意。"
第二日曹操就下令表钟繇为侍中,代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授以全权。
数日后,钟繇奉旨西行,抵达长安。他并未急于召集关中诸将,而是先遣人暗中打探马腾、韩遂等人的动向。得知马腾虽与袁绍有旧,然其子马超年少气盛,对袁绍并无太多好感;韩遂虽拥兵自重,然其与马腾素有嫌隙,彼此猜忌。
钟繇遂亲笔修书,遣使送至马腾、韩遂营中。信中言辞恳切,既陈明袁绍虽强,然其志在河北,无意西顾;又指出曹操乃朝廷重臣,奉天子以令不臣,关中诸将若能归附朝廷,则可保家族富贵,子孙无忧。
马腾得书,沉吟良久,召其子马超商议。马超年少气盛,直言道:"父亲,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其志在天下,非久居人下之辈。然目下袁绍远在河北,关中之地,曹操势在必得。与其与之为敌,不如暂且归附,以观后效。"
马腾闻言,点头称是,遂决定送其子马超入许都为质。韩遂得书后,亦觉钟繇所言有理,加之与马腾素有嫌隙,恐其抢先归附朝廷,遂亦遣其子韩平入许都。
消息传至许昌,曹操大喜,对荀彧道:"文若之谋,果然高明。关中既定,吕布孤立无援,我当可专心讨之。"
荀彧微微一笑,道:"明公当速定徐州,以绝后患。"
曹操点头,随即整军备战,准备东征吕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