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广文和古利泰等,为镇压暴动队伍,连夜分头奔走于小溪、上坪和禾丰等地,纠集地主武装千余人和130多支枪,窜到乱石地区镇压暴动队伍。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特区官员刘义顺率领暴动队员离开乱石暂避于深山密林。
反动派因找不到暴动队伍,就在乱石大垅坳的河背、龙洞湾、烂坊树下的许屋和围下圩一带施以报复,到处烧杀抢掠,烧毁厅堂14幢,民房500多间,抓走和杀害农民10余人,村民财物抢劫一空,还扬言要把参加暴动的工农群众斩尽杀绝。在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下,暴动队员有家不能归,他们看见自己的亲人惨遭杀害,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和敌人刀对刀枪对枪地拼个你死我活,把黑暗的旧世界砸个稀把烂。
二、《仁风山调查》诞生
盘古山也叫做仁风山(毛泽东命名),是着名的钨矿山,自1922年开山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这座百年钨矿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商办时期、苏区时期、官办时期和新时期。商办时期的盘古山钨矿受到帝国主义资本家买办控制,《赣南钨矿地质志》这样形容,砂价之跌涨,操诸外人之手。《仁风山及其附近》开篇就描述了“美国旗下的两派地方之间的斗争情况。列强垄断和买办压迫,导致矿工“累死累活饭无饱,年年岁岁两手空”,先后发动了4次大规模的自发斗争。1930年4月,盘古山特官员刘义顺计划发动仁风暴动,但是却被黄沙之战打乱了。当时,靖石的老俵牵走了黄沙的一头牛,反过来黄沙的又牵走了靖石的一头,一场械斗就此爆发。刘义顺趁势将老俵之间的械斗引向了反对地主的阶级斗争中去。刘义顺集合队伍喝“同志酒”,率领盘古山矿工和农军一鼓作气攻进了黄沙,但是最后却遭到了来自小溪靖卫团的凶猛反扑。4月17日,特官员刘义顺带着300多人的暴动队浩浩荡荡前往会昌,向红四军前官员毛泽东寻求指示。期间,就发生了毛泽东在会昌城做调查的一幕。座谈会开了2天3夜,最终在22日整理出了一份调查报告,题目叫做《仁风山及其附近》,报告共9800多字,7个部分,23节,主要谈论了4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仁风山区位优势对于革命斗争究竟意味着什么?仁风山地处于都、会昌、安远和赣县四县交界,调查报告将区位优势与革命前途紧密地联系起来,写道:“这一区域的工作发展了,粤赣的红色联系才可以实现”。报告除了叙述盘古山具有显着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钨矿资源外,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磅礴的工人伟力,所以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