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的叶子和竹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食材。祁山、仁风嶂的毛竹笋更是被誉为“山珍海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毛竹笋的味道鲜美,口感脆嫩,可以做成多种美食,如清炒毛竹笋、毛竹笋炖肉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外,毛竹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毛竹的材质坚硬、耐用,可以制作成各种筷子、牙签、旅游工艺品等。同时,毛竹还可以制作成竹炭、竹纤维等环保材料。”
随着他们离山顶越来越近,阳光也开始变得更加灿烂。它从叶间的缝隙中洒下,形成一道道光束,照亮了他们前方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们的内心。每个人都沐浴在这暖洋洋的阳光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力量和勇气。
到达山顶后,他们回头望去,看到阳光已经开始染红了整片山谷,山间的雾气开始散去,大山分开,一半是金黄,一半是翠绿,显现出绿油油的田野和远处的村庄。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宁静而神秘。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敬畏和喜悦,这是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对祁山的敬仰,也是他们对山林的认识和徒步的追求。
“坐会休息一下,从这里就开始下山了。”站在排头钟师傅看到大家都上来了,望着刚刚路过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的毛竹说。
“那感情好,我都快走不动了。”申姑娘第一个赞成。
“果然是姑娘,仅拖后腿,”小曾秃噜了句。
“女人嘛,爬力耐力确实更差,小曾可以照顾她。”
“不用他照顾,还好有刘委员,不然刚才都摔跤了。”申姑娘回怼。
“大家吃点水果和花生吧。补充等能量。”钟师傅热情招呼大家。
“对,对,也可减轻负担。”炳宣拍拍身上的袋子。
黄总赶紧制止。“不要吃太多,留着需要的时候吃,这是野外徒步、生存技巧。”
钟师傅挥着手,“大家听专业人士的。”
于是大家都停止了吃东西。
“钟师傅,这里有什么故事?”王总看着眼前刻了“盘古山和祁禄山”石板的界坝问。
“有啊,我给大家讲下。”
1934年秋冬,留守红军和赤卫队员在这一带拖住国民党军队主力,跟他们周旋,打游击。这条道是当年两个乡镇的秘密交通、运输要道,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离圩镇相当远,敌人很怕深入腹地,所以方圆三十多公里的三县交界处,便于打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