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悄然泛起红晕,他微微低下头,带着几分羞涩与甜蜜说道:“我自小就有个青梅竹马。”
“这些年苦读,就是盼着能高中状元,衣锦还乡后风风光光娶她过门。”
说罢,他神色一正,眼中满是期待,看向纪由问道:“玄微兄,你曾说我明年能够高中状元,此话可当真?”
若明年便能考中,年龄恰好合适,正好能在弱冠之年迎娶心爱的姑娘。
要是再晚些,可就有些丢脸了。
朝廷有明文规定,男子超过 20岁不娶妻,朝廷便会出聘礼强行安排。
女子超过 18岁不嫁人,朝廷也会直接包分配。
风风光光娶妻和被安排谁都知道怎么选。
纪由瞧着王维还问,心中暗叹,到底还是年纪太小,阅历尚浅,不清楚潜规则的巨大威力。
“你可清楚自己此前落榜的缘由?”
王维迟疑着点了点头。
落榜之后,他曾与好友一同仔细探讨过自己的卷子。
不管是诗赋的文采韵律,还是时务策论中对当下时政的见解剖析,自觉都毫无破绽,找不出任何会导致落榜的差错。
纪由直言不讳:“科举若不行卷,如同欲书而磨不研。”
王维一听,这话竟与好友当初所言如出一辙,不禁黯然叹了口气,“我也是落榜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你叹什么气。”纪由眉头轻挑,接着道,“你好歹上面有人脉扶持。”
“你可知,那些无人脉关系的学子,即便怀揣着银子,都找不到门路去运作打点。”
现实就是这般残酷。
唐朝的科举制度,虽说表面上给了寒门子弟崭露头角的机会。
可实际上,内里门道重重,权贵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说是“挂羊头卖狗肉”也不为过。
第一道槛就是读书成本。
只有门阀世家有底蕴培养出成批读书人帮皇帝管理国家。
一个朝堂上80%都是门阀世家,寒门站在那儿都被排挤,还想升官?
门荫当官的还瞧不起科举当官的。
门户之见之深。
深到他们连皇帝都看不起。
逼得唐太宗下令编修《氏族志》,唐高宗时颁布《姓氏录》。
王维脸上露出一副“难道不应该这样吗”的神情。
“门荫之制,乃是祖祖辈辈历经无数艰辛努力才积攒下来的成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