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边,那可能短期让你舒服,但长期无法改变你的处境。正如亚隆所说:
“治疗的目标不是成为你故事的见证者,而是帮你成为那个可以写新故事的人。”
?
三棱镜的再深化:如果你是自己心理的医生?
这三棱镜其实不止适用于心理医生与来访者之间,它也可以成为我们自我觉察的一面镜子。
? 当我们开始复述“他怎么对我”,可以问自己:我是不是在寻找情绪归属,而不是真正想改变?
? 当我们说“我太惨了”,可以提醒自己:我是否已经沉迷于悲剧角色,忘记了我是有选择的?
? 当我们说“我该怎么办”,哪怕只是问问自己,也是在迈向复原力的开始。
?
总结:让自己站在“怎么办”的一面
这个三棱镜模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工具。它提醒我们:情绪可以被理解,痛苦可以被共鸣,但改变只能从“怎么办”开始。
你若能意识到自己在哪一面棱镜上停留,就已经是自我转化的起点。你若能学会写自己的故事,写着写着问一句“那我现在该怎么做?”——那你已经是自己心灵的半个医生。
?
喜欢职场小聪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职场小聪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