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把老五跟他的外家区别对待,她接受了老五的投城,拒绝了老五外家的投城,发兵继续猛打。
她收了老五的封地、所占的城池,将他麾下的战奴释放为良民,给户籍、划地,让他们卸甲归田,迁去那些饱受战火摧残打成空城的地方开垦种地。她给老五留了二百个府卫名额、一个县令的官职,他的府邸、宅院、除土地以外的其他产业,如作坊、商队等,全部给他留下了。
老五所领的披甲人,愿意继续追随老五的,可以去他府上当府卫。有本事、审核过关的,愿意考玄甲军或武部的,可以正常谋前程。其余的,作退役处理。
他们的退役待遇跟玄甲军、羽翎军没得比,几乎领不到什么钱粮,但……南疆现在最多的就是无人耕种的庄稼地,给每个人分地都绰绰有余。退役的披甲人在身份上并不是良民,而是退役兵丁或退役武官,能享受到一定的优待,比起以前没法谋到差使的披甲人强得多。
老五穷,跟他打仗战死伤残的披甲人都未必能有这待遇。
很多世代披甲人不会种地,也不打算种地,但土地一直金贵,以前都在大贵族手里,想买都没地方买,又有旁边六庶皇子的披甲人被抓去当苦奴种地架桥修路作对比,那些没考上玄甲军和武部的披甲人痛快地卸甲归田了。
原本一些抱着当不了披甲人就上山当流匪心思的披甲人,见到玄甲军清剿流匪提回来的人头、割回来的耳朵,再了解到玄甲军的战功制,什么心思都歇了,老老实实地接受安排。
老五依然住在他原来的府里。他嫡姐连封地都没给他迁,只叮嘱他有空多学学新东西,要是当不好县令会撤他的职。他新上任,对南疆政务不熟悉,有条例、有律法可循,也有很多从南疆派过来的官员从旁指点,还算适应。
至于他的外公家,他做不了外家的主,也劝不了外家,亦明白嫡姐打他外家的原因,所以选择两不相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