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满朝哗然。
这是相当于南疆王又开了一个新衙门。
好在南疆王并不是规定只有女子可以进学,男子也可以,名额是各取一半,录取年龄是从七岁到二十岁。进学方试分成两种,一种是凭本事硬考,只要是自由身、不是连命都不是自己的奴仆,都可以考。第二种则是靠家里萌荫,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员以及有爵位在身的,有一男一女两个入学名额。
在太学完成学业的,授“学士”衔。这是虚衔,没有任何品级待遇,但它本身就代表了本事、身份地位。
羽青鸾早就把校址选好预留了出来,她一道诏书回来,工部直接开工建学府。
鸾城上下争女郎能不能当官、能不能当将军的声音很快销声匿迹。
之前在朝堂上反对的人都闭了嘴。他们只有两个名额,女儿的名额没法让给儿子,如果不用就浪费了。别人送女郎去做官、当将军,将来甚至可能封爵自立门户。自家女郎关在后宅养大后嫁到别人家伺候人,怎么想都亏得慌。
不少贵族来到南疆后,发现在南疆做官的规矩多、不自由,不愿当官,觉得不如干些买卖或者是多买些庄子奴隶过自己的富足生活,在听说过朝廷建太学的事情后,也不太坐得住了。
这太学建成,想要世代为官并非难事,哪怕荫生的录取数比考生少,可家里做官的,门路多,钱财多,比起考生更易寻得出路。况且,贵族的优势,更不止此。如曦公的那些奴隶,很多被提拔起来当了官,但因为见识少出身差天然矮人三分,哪怕是贵族们与他们公平较量,也能轻易打败他们。
如果他们现在不去谋官,将来别人家的孩子世代为官,自家孩子却未必能够世代保住庄园财钱,指不定哪天被人扣个罪名就抄了家,连申冤都找不到门在哪里。
南疆上下,包括羽九玄都不知道,羽青鸾和裴曦现在是急着用人才只给出学士头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