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
\n
看着从上的搜寻的资料,司马觉得自己显然是把手表这种行业想的太过于繁杂了,刚开始以为生产这种商品会像生产大商品一样需要大型厂房,
\n
没想到那怕是在走廊里、办公室都能用小型机床生产这种手表,至少资料上提到60年代上海各手表企业为了提高产能就曾利用这种办法来扩大生产。
\n
当年年产千万只机械表的上海手表企业现在!哎!司马看着资料上的介绍,这些企业实际上每年的开工率还不到当年的10%,当年的响彻全国的上海产名牌手表现在早已停产,早都已经沦为代工加工各类仿牌表而已要不就是沦为为私营企业加工机芯等精密配件的加工企业。
\n
看着上这些企业出售老旧的机械设备信息司马不禁两眼发光,在外人的眼里像这类的老旧设备也许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可是在司马眼中这种设备就再适合自己不过,
\n
这些设备根本不像现在的机械设备一样动不动都是什么数控之类,大都是上世纪70年代国产的机械设备。像那几台24轴高速打孔机,
\n
看上面的介绍是用来打制手表机芯的宝石轴承每人每天可打孔2500~3000粒,这种小型打孔设备看似老旧,生产效率还不到激光打孔机的十分之一
\n
可是这种设备拿到西元一九一五却是再合适不过的设备,而且是非常的先进。还有其它的的机铣设备。
\n
司马看着上这些像冲床甚至包括表壳、表带模具等等之类的老旧设备的出售信息,甚至有些庆幸这些国有企业改制,如果不然恐怕这些设备还需要自己从其它工厂定制,
\n
光定制造这些设备需要多长时间,更何况司马根本不知道办一个手表厂需要什么机器,而眼下不同这些设备大都是直接从工厂拉出,只需要有熟练的工人重新开动机器就能很快生产出新的手表,到那时自己就会源源不断手表从自己的工厂里生产出去,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