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如此心烦欲狂以致爬在地板上咬地毯角。这种说法原系出自元首的一名副官。该副官说,元首已怒到“咬地毯”的地步了。“咬地毯”原系一句俚语;某些新闻记者竟按字面去理解。其实,此语应译成“走投无路”才对。英国人如此幼稚无知,使元首的副官们觉得好笑。
\n
有些心腹相信,希特勒之发火是为了效果。若果真如此,那么,那天下午的发火,却使其对手处于守势。其时,张伯伦业已在草拟一封妥协信。信中,他建议由他出面探听捷克人的风声,看是否能作出安排,让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自行维持法律的秩序。
\n
9月26日早餐后,这封信被送过了河。由于根本不想妥协,希特勒认为这是对他的想法的断然拒绝。在与外长里宾特洛甫及其他顾问进行长时间的“激烈的”磋商后,希特勒写了一封很不友好的信作为回答。
\n
信的内容重复了他在会议桌上说过的话。因为信很长来不及翻译,希特勒便令施密特带着信去见张伯伦,当面进行口头翻译。施密特腋下夹着一个大牛皮纸信封,于下午3时左右离开了德莱森旅馆。
\n
快到彼得斯堡旅馆时,施密特发现旅馆门口已围了一群记者。有位记者喊道:“你带的是和平还是战争?”施密特小心谨慎,未走漏风声,连肩也没有耸一耸。
\n
张伯伦正在凉台上,施密特被立刻带了进去。片刻前,张伯伦还在不安地来回踱步;见施密特前来,首相刹时控制住了自己,似乎他是在偶然踱步。
\n
施密特回来后,希特勒焦急地问:“他说了些什么?他对我的信反应如何?”
\n
当他得悉张伯伦既不激动也不发怒时,希特勒会心的笑了,果然和华毕成说的没有两样。
\n
不到一小时,张伯伦便派两人渡河,给希特勒送来了答复。这封信首先答应将希特勒的提议交给捷克人,要求希特勒给他发一份详尽地阐述他的要求的备忘录。他建议,收到元首的备忘录,他便动身回英国。
\n
张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