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中国军队惯用的德式口径,所以我比较担心弹药的补给。您看是不是最好向贵国政府请示一下,希望贵国可以帮助我国建立几座弹药工厂76、122和152毫米的炮弹,还有7。62毫米口径的枪弹,以后都会有着极大的需求量。”
\n
正在忙着计算自己应该得到什么样收获的德拉特文没有时间仔细思考华毕成提出的问题,只能下意识的做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们的军委会已经和我国政府沟通过了。莫斯科派来的工程师现在正在重庆那边选址,弹药工厂很快就会开工,一条炮弹生产线,三条子弹生产线,需要购买的制造设备已经写进了第四批军援协议的清单里面。华,你不会等得太久!”
\n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向来没有什么效率和眼光的军委会这一回总算是做了件漂亮点的事情,有了这几条生产线打底,即使苏联的卫国战争开始之后,中国军队手中的这些苏联货也不会因为缺乏弹药而成为烧火棍了。
\n
“哦?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只是这工厂的规模,似乎还是小了一些。如果能再多上几条生产线就好了,最好在西安。”华毕成现在说的可都是心里话,在这次和德拉特文的台底交易过后,他的第30集团军有一部分军队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依靠“苏械”的局面,而在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之后,这些“苏械”从哪里获得弹药补给,绝对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n
“可以考虑!我和大使先生也认为从苏联运送弹药到中国的腹地,是一件很浪费运力,而且非常不经济的事情。等贵国拥有了弹药工厂之后,腾出来的运力就可以运输更多更重要的物资。”
\n
听了德拉特文的回答,华毕成真想冲过去抱住德拉特文大叫一声:“德拉特文,你真是个好老毛子!”既然德拉特文已经做的这样漂亮了,华毕成决定投桃报李。
\n
“总顾问先生,我想你手中的这些火炮之所以这么‘滞销’,口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吧?”
\n
华毕成一下子说中了德拉特文的痛处,其实比起中国军队装备的那些万国牌火炮,苏联制造的这些火炮无论是在威力还是在射程上都要优秀了许多。中国指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