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情。
贺拔胜这是率领人马临阵倒戈了。
战场形势陡然转变,胜负天平开始换位。
本来占据上风的尔朱兆军队,在高傲曹、高岳骑兵参战后,就感到了巨大阻力。
此时贺拔胜的骑步组合兵加入高欢队伍,让尔朱兆的优势全无。
最为重要的是:尔朱氏大军的军心开始了溃散。
尔朱度律一看形势成了这个样子,己方最得力的大将临阵倒戈,那还怎么打?
走!
——这位方面军首领的反应竟是这个。
也许这是尔朱氏家族命中的劫数。
第二梯次的洛阳军叛的叛、撤的撤,尔朱兆的队伍就开始后退。
大战之时,最忌讳的就是己方队伍乱了阵脚。
高欢用牛羊堵住自己军队后路就是为了避免这个。
尔朱兆军队中阵脚一乱,结局可想而知。
晋阳军阵型全乱,进攻没了章法,成为一盘散沙。
反观高欢一方,稳住步兵阵型后,两股骑兵加上贺拔胜的军队,对尔朱兆的进攻,竟然呈现摧枯拉朽的态势。
尔朱兆的长史慕容绍宗眼见胜利无望,尔朱兆却不肯撤军,于是强行吹响收兵号令,拉扯着尔朱兆、拥着大纛往老家晋阳方向撤退。
尔朱家族的另外两支队伍:关中军和东郡兵。他们距离稍远,但有斥候不停传讯,完全知晓主战场发生了什么事。
尔朱天光和尔朱仲远收到贺拔胜叛变,尔朱度律、尔朱兆已撤军的消息,知道大势已去。
于是,二人也率军分别向关中、东郡撤走。
高欢方面取得胜利,一边打扫战场,一边清点人数、掩埋尸体、救治伤员。
却说斛斯椿这次倒憋了一肚子火。
贺拔胜找准时机起义了,自己跟着尔朱度律,还没轮到队伍上,战局就清楚,战斗也结束了。
斛斯椿没机会去投靠高欢,尔朱度律自己跑了,斛斯椿带着自己的1万人马回洛阳。
到洛阳桥北时,守桥军队不让斛斯椿的人马过桥进城。
守桥军官说:接到太傅、司州牧尔朱世隆大人命令,前线撤回的军队一律在城外驻扎,等候军令。
斛斯椿只得驻军等待。
不久,车骑将军贾显智也到了河桥,与斛斯椿一样,不得入城。
斛斯椿、贾显智顾不上理会军队忌讳,两人凑在一起商量对策。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