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中原最早的都城之一。
据说夏太康、仲康建都于斟鄩,商汤建都西亳,西周成王营建雒邑,这三个称呼斟鄩、西亳、雒邑都是指洛阳。
不过,上面三点只是传说,没得到考证。
但东周平王迁都洛阳,却是实实在在的史籍记录了。
后来,东汉光武帝刘秀、曹魏文帝曹丕、晋武帝司马炎,都定都于洛阳。
北魏都城原来在平城,魏文帝元宏迁都洛阳。
起码已明确有5个朝代在此建都了。
作为都城百姓,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国运上升期,沾皇帝光,享受首都福利。
坏处是,国运走下坡路时,陪着皇帝倒霉,有遭屠城的风险。
洛阳人经历过几次:
东汉末年董卓之乱时(189年),董卓焚毁洛阳,驱赶洛阳人西迁,二百里内房屋化作灰烬。
西晋永嘉之乱时(311年),匈奴汉赵军队攻入洛阳,屠城抢掠,引发着名的“衣冠南渡”事件。
前几年,南梁陈庆之率军攻入洛阳,虽没公开屠城,但洛阳百姓财物被抢、妇女被掠走的事情,老百姓也还记忆犹新。
洛阳虽然有风险,但住在洛阳的好处还是更多。
其中有样东西,就是洛阳人最早搞起来的:大澡堂。
澡堂这东西,即便后世到了二十一世纪也很盛行。
只不过分成了奢侈、大众两条路子。
但在北魏时期,那是绝对的奢侈高消费。
洛阳城里,拥有私家澡堂的人家,除了皇宫,也就那么十来家富户才有。
比如从前的丞相元雍,如今的首宰尔朱世隆。
一般的高官、富户,都只能到专营澡堂子里去享受享受。
澡堂子按硬软件服务内容,大致可分高、中、低三级。
偌大个洛阳城,高档澡堂子有十几家。
这种澡堂子收费不菲,财产、收入中等水准以下的人,根本消费不起。
这天,斛律金请客,约贺拔胜去一家叫“兰蔻堂”的澡堂子洗澡、谈事。
这时代的澡堂都是用木桶盛水。
二人要了一间僻静的雅堂,待侍女弄好一切后,斛律金让她们退出去,然后拴上门。
两个澡桶挨着,方便说话。二人泡在各自的木桶里,放松心神,开始聊事。
斛律金:“贺老二,你家老大、老三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