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尔朱兆守并肆。
尔朱天光占关中。
尔朱仲远据东南。
尔朱羽生驻殷州。
刘灵助为幽州刺史,守燕郡。
侯渊为平州刺史,镇范阳。
叱列延庆守平城,都督恒燕四州。
刘诞任相州刺史,驻邺城。
元嶷为冀州刺史,驻信都。
……
高欢之前做了充分物资储备。又打过胜仗,顺手抢了不少粮草,将士们暂时不愁吃喝。
他率军队驻扎大王山,除了正常操练,就这么看似平静过着日子。
两个月后,531年2月,高欢预料、期望中的风云变幻,终于来了:
洛阳,尔朱世隆与尔朱天光密谋,废黜了尔朱兆所立的皇帝元晔,改立广陵王元恭为帝。
是为节闵帝。
翌日,在尔朱世隆授意下,节闵帝下诏,在周公寺庙里,为尔朱荣立庙,供奉尔朱荣神位。
节闵帝同时下诏,加封尔朱世隆为相国、晋王,加九锡。
本来,尔朱兆剿灭纥豆陵布蕃叛军后,北魏国内进入到短暂和平期。
尔朱家族各据一方,相安无事。
尔朱世隆、尔朱天光这时跳出来打破平静,整出一曲换皇帝的,为尔朱世隆加九锡戏码,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涉及到许多因素,比如皇帝是否皇室正统、对朝廷掌控力度大小、与权臣关系亲疏等多个方面。
当然,根源在尔朱世隆和尔朱兆对朝廷的主导权之争。
中国历朝皇室都有所谓正统、旁支的区别。
正统里面,还有远近区分。
正统,是指族脉四代之上有皇帝者。
也就是,宗室姓氏人群里,父亲、爷爷、曾祖中,有人做过皇帝(包括追封),就属皇室正统。
反之就是旁支。
建明帝元晔的父亲是扶风王元怡,爷爷是南安王拓跋祯,曾祖是景穆帝拓跋晃。
他属于皇室正统。
节闵帝元恭之父是广陵王元羽,爷爷是献文帝拓跋弘。
元恭也是皇室正统,且比元晔更近。
为什么要分远近呢?
因为越近的正统,亲族在朝廷的官员也就越多,朝中支持者必然更多。
北魏历史上有一位杰出贤才,北讨大都督元深,率军平定了北方六镇之乱。
可因为他不属景穆帝拓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