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的官员,大多数换成了自己人。
元子攸的亲信主要在河南地区州郡任职。
尔朱荣上奏说,河南地区官员都与南梁有勾连,应该换掉。
元子攸直接批复:如果天柱大将军不想做人臣了,那就来洛阳取代朕;如果还自认人臣,那就别想动河南的官员。
——话说到这份上,也就表明,元子攸不在乎翻脸。
爱咋咋地!
尔朱荣天生是做大事的性格,身边之人从不顶撞他。
他自认英雄豪杰,对元子攸的本事看不上,但对元子攸这种不怕死的倔强劲,却有些欣赏,在内心高看一眼。
毕竟,元子攸不仅是皇帝,还是自己女婿。
有鉴于此,尔朱荣身边的谋臣们都说:指望皇帝配合,给天柱大将军您加九锡、假黄钺、赐天子旗冕……好像不大可能。
他们都建议尔朱荣对元子攸直接下手,强行走程序取代后者,登基称帝。
尔朱荣却总是下不了决心。
这时,还有另外一件事对尔朱荣产生了很大影响:女儿(皇后)尔朱英娥怀孕了。
尔朱荣有时生出一种思路:女儿诞下皇室血脉,那也是自己血脉。
女儿血脉继承大统,与自己坐上皇位、传承江山,好像也是一回事!
女儿传下的血脉,与儿子传下的血脉,似乎也没区别!
还有,关于大统姓氏问题,拓跋皇族改姓“元”,不也说改就改了!
尔朱荣觉得:儿、女传承差不多,姓氏更加不是问题。关键在血脉延续没错就行了。
正是基于这些念头,他得知女儿怀孕后,似乎放慢了篡位进程,隐隐然在宣告:一切等女儿生下后代再说。
元子攸的谋士们看准了这个苗头,决定好好利用这点。
他们开始做局,准备干掉尔朱荣。
元子攸团队的核心人物有几个:元徽、李彧、杨侃、郑先护、元罗、温子昇、奚毅等。
这些人都不简单:
元徽,大司马、尚书令。他的前妻于氏与元深通奸,被休。后妻是元子攸表妹。元徽既是宗室又算外戚。
他对谁做魏国皇帝这事不是很在意,唯独对尔朱荣恨之入骨,一心想阻止尔朱荣登基。
只因河阴之变冤死的2000多人中,有许多是他的挚交、同僚、亲戚等等。
李彧,中书监、骠骑大将军。他是元子攸姐夫,来自陇西李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