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北的“州”比河南的少,是因为北方有十几个比“州”高一品的“军镇”。
军镇最初的概念可以用后世的“特区”去理解,只是比后世“特区”更特殊:军镇首先是政治特区,然后才是经济特区。
北方六镇就是其中之六。
六镇爆发大规模起义后,破六韩拔陵巅峰时期,“真王”政权覆盖整个北方六镇,还溢出到周边。
与此同时,六镇南部、西南部诸州也爆发叛乱。叛军先后宣布建立割据政权。
具体情况是:
六镇以南黄河“几”字形内部,北边是阴山山脉、东边是太行山脉、西边是贺南山脉、南边是渭河~黄河。
后世将这块区域命名为鄂尔多斯高原。
“几”字形内有四个州(镇):北部是夏州(东部,州治统万城)、灵州(西、吴忠),南部是东夏州(东、魏平城)、高平军镇。
“几”字形外,渭水~黄河以南,也有四个州,由东往西是:北华州、豳州、泾州、秦州。
524年4月开始,高平镇(宁夏固原+甘肃平凉)爆发起义。匈奴族首领赫连恩、敕勒酋长胡琛各领一支起义军。两人后来合军,以胡琛为首。
胡琛自称“高平王”。
当时,高平镇将是匈奴族人赫连略。
胡琛等人进攻高平镇,被赫连略击退,北遁。
东夏州魏平胡族首领曹阿各拔是朝廷边军的一名队主。他带着手下军士,招募族人,宣布起义,并向北攻打统万城。
秦州的羌族首领莫折大提率族人起义,他的副将叫卜胡。
他们首先进攻高平军镇。破城后,斩杀镇将赫连略。
莫折大提让卜胡留守高平镇,自己率军攻打其它地方。
胡琛见羌族义军占领了高平镇,便分兵几路,攻打夏州、豳州、华州。
洛阳西部形势如此恶劣,直接威胁京城安危,几位朝廷权臣也坐不住了。
皇帝任命北海王元颢为左仆射、西道行台,率5万大军经蒲坂往西去平叛。
元颢队伍进驻东夏州魏平城。
胡琛见元颢兵强马壮,不可力敌,就避其锋芒,率队伍后撤到豳州。
统万城被曹阿各拔的叛军围困数月,即将断粮。
夏州刺史名源子雍。
他的爷爷是诛杀宗爱、扶持文成帝拓跋濬登基的太尉源贺。源贺也是文明太后、孝文帝时期的老臣。
源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