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167章 校内网存在的意义
\n
留美回来的刘诗语,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是很高的。
\n
她经常用邮箱与伯克利的导师交流演奏上的心得与问题,导师们也会通过邮箱给她发来一些新的教学资料。
\n
除此之外,她所有的大学同学几乎都是icq的用户,大家基于icq维持着频繁的联络,就像国内网友习惯用qq交流一样。
\n
icq虽然在十年后就彻底停止服务了,但当下还是国际上最流行的聊天软件,用户量也比msn大一些。
\n
腾讯qq最早就叫oicq,可以算是基于icq推出的仿制品,甚至连名字都山寨对方,后来也是迫于侵权压力才改了qq,结果反倒是因祸得福,无论是icq还是oicq,对中国用户来说,都是一堆搞不明白意义的字母。
\n
oicq的名字可能需要好几次才能记住,但qq一下就能记得非常清楚。
\n
事实上oicq也是改名qq之后,才一飞冲天的。
\n
刘诗语习惯性的登陆了自己的icq,检查了自己的邮箱和未读信件之后,便打开了陈程告诉她的校内网地址。
\n
在注册账号的时候,她把自己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学校都填了上去,而且也按照系统建议,填写了自己每一段入学经历的具体时间。
\n
这也是校内精准推送同学的算法逻辑。
\n
如果用户a是江城一中的学生、也是江城大学的学生,那么系统给他推的十名可能认识的用户里,排在最前面的,一定是和这位用户一样,具备江城一中、江城大学双份求学经历的用户。
\n
其次,才是江城大学用户、江城一中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