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对美日联军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士气。
\n
要知道,这是美日联军在北方战场上遭遇的第一次会战级别的惨败,三个集团军的将近七十万大军覆灭,仅美军就损失了十一个主力师、九个国民警卫队师,而日军的损失更加惨重,有十四个主力师、二十一个二线师被全歼,还有八个主力师与十三个二线师被击溃,阵亡的日军官兵高达三十五万。
\n
如此沉重的打击,使得美日联军的官兵再也不会相信能够打下北京。
\n
可以说,要想从这么惨重的打击中恢复过来,除了尽快向前线增兵之外,还得想方设法的打一场胜仗。
\n
暂且不说美日联军如何打一场胜仗,仅仅向前线增兵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n
就在廊坊反击战打响后不久,美国国会否决了由五角大楼提交的一份扩大征兵范围的法案,并且明确要求,今后的所有军事决策,除了要得到白宫的支持之外,还要获得国会战争委员会的支持。
\n
也就是说,美国国会决定不再向中国战场增兵。
\n
虽然在天津会战之前,美国陆军的规模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万,还有一百二十万的国民警卫队,但是除掉部署在国内、世界各地的部队、以及还在接受训练没有形成战斗力的新兵之外,部署在中国战场上的美军也就只有一百七十万左右,除掉在天津会战与北京会战中损失的大约三十五万,就只剩下了一百三十五万,其中半数部署在南方战场上,而且大部分都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新编部队或者国民警卫队,而部署在北方战场上的大约七十万美军中,仅负责东北占领区事务的就有四十五万,还有五万留在中朝边境附近,剩下的十五万全部集中在华北地区的几座主要城市里面。
\n
由此可见,就算美军兵力不少,可是真正能够拉上去打的,还真不多。
\n
以当时的情况,帕特里奇最多只能从东北地区抽调十五万占领军,加上华北地区的十五万部队,组织起一支三十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