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在扩大反击规模的问题上,刘诚志坚决反对,认为已经取得的胜利已经足以让美国当局做出撤兵决定,而且北京受到的威胁已经大大降低,没有必要继续冒险,毕竟东北军已经鏖战数月,各参战部队都已疲惫不堪,是时候让部队停下来休息了。
\n
问题是,罗耀武的态度更加坚决,认为这正是将胜利最大化的关键时刻。
\n
这个时候,陈必时的态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n
虽然从主观上讲,陈必时也认为,在反击目的已经达到的情况下,应该稳中求胜,而不是险中求胜,没有必要再走冒险路线,但是理智告诉他,在这场反击战中,罗耀武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正确的,没有犯任何错误。即便从天津会战算起,罗耀武的所有战术与战役决策都被证明是正确的,不然东北军也无法取得战略上的重大胜利。
\n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反对罗耀武的决定呢?
\n
万幸的是,刘诚志并不是一个权力**非常重的统帅,而且从一开始,他就很少干预罗耀武与陈必时的前线指挥工作,所以在陈必时表明态度,认为值得试一下之后,他也就没再反对罗耀武的战术决策。
\n
只是在扩大方向上,罗耀武与陈必时仍然存在分歧。
\n
以当时的情况,陈必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巩固北京的战略安全,因此认为应该集中兵力打击美日联军的c集团军,解除蓟县与香河受到的威胁,如果能够借此歼灭部分美军,那就再好不过了。
\n
显然,陈必时仍然是从稳重出发。
\n
果真如此的话,东北军在蓟县与香河的反击行动,最多只能做到击溃c集团军,很难找到围歼美日联军的机会。从打击美日联军的作战能力,特别是美国的战斗意志来看,意义并不突出。
\n
再说了,a集团军与d集团军相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