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下,向香河增派了一个新编集团军。
\n
这一系列的部署,无不是为了在廊坊打一场反击战。
\n
当时,美军向廊坊派遣了三个师,总兵力超过五万。可以说,只要歼灭了这股美军,不但能够瓦解美日联军围攻北京的战略意图,还能沉重打击美日联军的士气,甚至能够通过大规模杀伤美军有生力量,迫使美国当局做出停战的决定。
\n
不管怎么说,关键就得看东北军能不能在廊坊打出点名堂来。
\n
那么,罗耀武的反击力量在哪呢?
\n
毫无疑问,肯定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
\n
坦克大战后,罗耀武就把这两个主力集团军撤了下来,并且及时为其补充了兵员,只是因为缺乏主战装备,所以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一直留在北京,没有参与作战行动,把大部分时间都在了培训新兵上。用第三十九集团军司令员的话来说,如果没有廊坊反击战的话,该集团军很有可能成为东北军的教导部队。
\n
显然,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作战能力,而是罗耀武不舍得用这两支王牌部队。要知道,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是货真价实的装甲部队,大部分官兵都是装甲兵。如果把装甲兵当成步兵使用,在战斗中大量伤亡,那就太浪费了,而且也会影响到东北军的士气。再说了,中央并没有拒绝为东北军提供主战装备,特别是在北京保卫战打响之后,最高统帅部已经做出了增援东北军的决定,只是交通线遭到美军轰炸,特别是用来运送重装备的铁路线没有打通,很多主战装备多囤积在山西,没有送到河北,也就没有交到东北军手里。
\n
只要交通线打通,东北军就能获得补充,到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就能恢复战斗力,至少能够恢复部分战斗力。
\n
正是如此,罗耀武才一直没有用上这两个主力集团军。
\n
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