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和同学都是在给他洗脑,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看得更清楚。
所以,你刚才提到的现象,并不是华清或者说京大这一两家大学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教育体制要面对要修改调整的问题。
我个人始终认为:你选择上华清,或者是京大,并不会影响以后的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那只取决于现在的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或许是老刘同志最后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打动了夏沫,又或许是夏沫担心就读潭州国防科技大学的话,作为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会影响他去获取网络上的粉丝。最后,夏沫还是同意了会认真考虑华清或者京大。
华清和京大手眼通天,在电话已经无法跟夏沫沟通之后,双方几乎同时选择了来巴陵市一中这边直接下手“抢人”。他们的“抢人”大战一开始就进入了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白热化阶段。
这边夏沫和老刘同志的深谈还未结束,两台车就已经一先一后来到了巴陵市一中。很快,学校的李副校长接到电话,屁颠屁颠地放下一切闲杂事等赶到了学校,并通过手机联系到了夏沫和徐蕾蕾两人。
半个小时以后,三方人马壁垒分明地坐在了学校的小会议室里。
代表华清的范为民、魏珊坐在夏沫的左侧。代表京大的蒋如良、佘曼曼坐在夏沫的右侧。李副校长,老刘同志还有夏沫和徐蕾蕾坐在中间。
华清和京大两方兵对兵将对将,已经摆明了车马。
因为刚才徐蕾蕾已经明确表示她的选择会跟着夏沫走,所以华清和京大争夺的焦点就是夏沫。夏沫的选择就代表了两个学霸的加入。
华清和京大既是邻居也是冤家。平时华清和京大是互相谦虚,争着说自己是全国第二。可到了这种涉及到一省理科状元的抢人大战时,谦虚什么的就都被暂时抛之脑后了。范为民娓娓而谈,口若悬河;蒋如良辩口利辞,舌灿莲花。双方试图从各个角度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全国第一,就差亲自做个PPT向夏沫展示了。
有文化的人连拆台都不一样,既保持了礼貌,又极具攻击性,堪比宫斗剧。
一开始两方的对比还是比较正经的。京大说自己才是最先联系夏沫的,华清说自己是最先踏进这个办公室的;京大表示他们所有专业任君选择,总有适合夏沫的那一款,华清就表示自己的奖学金丰厚,总会让夏沫满意;京大说华清算不得综合类大学,华清就说京大的工科拉胯,充其量是个文科院校……
可是慢慢的,这比着比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