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在誊录之前,他还在略微犹豫究竟该用什么字体。其实,科举场上,用馆阁体最好。不过,想了想,孙元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馆阁体说穿了就是印刷体,根本谈不上艺术性,也显示不出自己的手段。
\n
如今,书法已经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自然要拿出看家本事来。
\n
想了想,孙元就选择自己练得最熟的柳公权一字一句地写起来,等到誊录完毕,这才最后一个交了卷子。
\n
看孙元落到最后面,周知县心想:一个寒门子弟要想读书仕进确实不容易,关键是找不到良师指导,这个孙元的文章写得如此之慢,显然是没有经过训练的。
\n
但等接过卷子,刚看上一眼,眼睛就亮了:这书法,即便是去参加殿试也没有任何问题啊!想当年,本县若不是书法不成,被降了一挡,说不定就被选进翰林院了。
\n
“字写得不错!”周知县语气虽然冷淡,却还是由衷地夸了一句。
\n
说着话,就提起笔将他的卷子圈了。
\n
这算是当场录取。
\n
孙元如何不明白,心中一阵惊喜,忙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多谢老父母。”
\n
在事先,孙元将这场县试想得极为严重,也不认为自己能够在这几百考生中脱颖而出。想不到,今日却如此轻易地就中了。
\n
难道说是我想差了,又或者这如皋县的读书人水平才差?
\n
孙元怎么也想不明白。
\n
不过,能够中榜却是一件好事。从此自己名义上就算是周象春的门生,而雷泰也不敢再来找我的麻烦,至少表面上如此。
\n
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