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浏览器是网络的一个关键应用,其中的编程语言标准的关键实现又是乾坤,秦奕要求让黎春寒和李勇军也加入到三垣当中。
李卫表示需要后续回到京城那边跟伍坚平等人商量一下,然后他又告诉秦奕三垣组织第一次成员会议暂定会于明年的3月份在京城召开,到时记得留好时间参加。
同步完京城那边的发展情况后,李卫又询问了一番鹏城这边的网络建设情况。
在得知秦奕这边已经在鹏城大学和电子工业局所在办公楼建设了计算机网络并投入使用,另外还有一个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正在建设时,李卫表示他对这进展感到十分满意。
“不过。”李卫补充道,“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生态建设情况是还不错,但是如果每建设一个网络,你都要参与进去,那你很快就会忙不过来的,你我都知道计算机网络一旦发展起来,建设的需求肯定是数不胜数的。”
秦奕微笑着示意李卫不用担心:“我目前还在实践积累经验当中。在这些网络建设的过程中,我在和建筑系教授梁鸿闻以及电气工程师苏佑安共同编写一份建筑物搭建计算机网络的注意事项。”
“等这份注意事项出来之后,其他的建筑设计师应该就能设计出适配计算机网络的建筑建设以及施工方案。而且既然后续会有三垣这么一个组织,我完全可以让三垣帮我把这些注意事项推广起来,同时组织也能汇集各方面的反馈,加快全国各地网络建设的经验积累。”
---
转瞬间,便来到了十二月十二日。
就在这一天,鹏城发生了一桩大事 —— 市长办公室颁布了李皓自八月份走马上任以来的首份行政规定:《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
这份《规定》的提出,比前世足足提前了一年多。
秦奕自然知道这份规定意味着什么。
前世,鹏城 1986 年的 GDP 仅从 1985 年的 39 亿增长到 41 亿,增长速度从之前五年平均 50% 以上的同比增速,直接跌落到 6%。后来在 1987 年,鹏城通过税收规范、产业政策的一系列调整,GDP 增速重回高速快车道,达到 34.21%。
鹏城这一番调整短期内让经济快速走出 1986 年的回调,长期上也为后续几年 40% 以上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推动鹏城从 “三来一补” 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奠定了其作为全国创新中心的地位。
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