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结构设计上,得先明确最终要完成的搬运任务,再依据需求确定机器人整体结构形式。
接着,根据搬运距离、动作范围和精度要求,设计机械臂长度、关节数量与连接方式,选用铝合金、钢材等合适材料,保证机械臂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减轻重量,提升运动性能。
最后,根据搬运物体特性,设计或挑选合适的末端执行器,像规则形状物体,夹爪式夹具就行,表面平整的物体,吸盘式末端执行器可能更合适。
控制系统开发也有讲究,得根据机器人功能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控制方案,比如基于单片机、PLC 或专用运动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虽说国际上单片机和 PLC 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国内 16 位单片机还处于研究阶段,得结合实际情况选用。
秦奕心里其实很想让王天苗基于 “鸿蒙” 内核,改造一套适用于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可他考虑到方文那边,一边要配合陈浩南完善操作系统安全能力,另一边还得和琅朝人员合作,开发基于服务器硬件平台的操作系统,实在抽不出精力协助开发机器人操作系统,无奈之下,只能让王天苗选择现成系统。
此外,他们还得设计并搭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微处理器电路、输入输出接口电路、通信电路等,连接好各个硬件模块,确保电路稳定可靠,再用 C 语言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涵盖初始化、运动控制、传感器数据处理、安全保护等模块。
驱动系统选型、传感器配置、编程与调试等方面,秦奕也和王天苗逐一讨论。
一番交流下来,王天苗心情复杂地离开了,他原本觉得自己项目申请里内容已经足够详尽,没想到还有不少需要补充完善的地方。
处理完理想基金这边的事,秦奕又来到电子大楼办公室另一边,任争斐的华伟办公室了解他们项目的进展。
交谈了一番之后,秦奕了解到,目前国内数字程控交换机领域技术落后,虽说邮电部给了不少资料,可整体上能参考的依旧有限。
任争斐的研发团队正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国外先进技术资料,像学术论文、产品手册等,还组织人员翻译学习。
另一部分人则在做大量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研究国际主流芯片设计理念与技术架构,他们会在有足够的了解之后挑选合适芯片方案,在借鉴基础上创新,以满足华伟交换机特定需求。
当秦奕问到任争斐打算怎么生产芯片的时候,任争斐说了下他的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