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
\n
曹丕绞尽脑汁的思考了许久,也寻不到有效的解决方式,目光瞥到了曹休那“篤信”的表情,曹丕不由又有了疑惑。
\n
【奇怪,观文烈表情,似乎成竹在胸,难道文烈有良策?】
\n
若说曹休有武略,曹丕是信的。
\n
可说曹休懂文韜,曹丕是不信的。
\n
曹休真要有这本事,曹丕早让曹休入朝殿制衡群臣了。
\n
只是曹休此刻的表情,就相当於一副“快来问我呀”的样儿。
\n
“文烈,你有何良策?”曹丕满足了曹休的愿望。
\n
曹休取出一份帛书,恭恭敬敬的递到曹丕手中,称:“臣观尚书令的九品中正制,虽能让世家大族为陛下所用,但弊端不少,稍有不慎就会令前汉旧事再度上演。
\n
故而苦思冥想数月,终于思得一策:可在九品中正制外,增设恩科取士。即陛下亲自下詔,以当下局势为题,考校时务策论,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考者不限制品级,即便是平民也可应试。
\n
若有人反对,则假託先帝都曾为了应变而唯才是举,提拔有能力为国征战之人。
\n
如此,定能为陛下选出良才为国家征战。这些良才受陛下恩遇,就是陛下的门生。”
\n
帛书是曹休抄录的。
\n
其中过於“激进”的部分被曹休放弃了。
\n
倒不是曹休想放弃,而是曹休知道即便不放弃也不顶用,反而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反噬。
\n
相反。
\n
更改后的“科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