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这在朝野中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n
如法正有点小怨都要报复。
\n
如刘巴不肯取悦刘备而视将张飞为兵子,甚至连刘备都不当回事。
\n
如杨仪见不得有人比自己厉害。
\n
如李严与同僚不和、逼反下属。
\n
如孟达为了取悦刘备竟然主动避讳刘备的叔父而改字子度,改字的时候刘备还没称帝呢,甚至于避讳的还不是刘备的字而是刘备早已亡故的叔父的字,取悦得有点过头了。
\n
如廖立肩负长沙太守之重任,面对吕蒙偷袭三郡直接弃城而逃,害得三郡官吏仓促无备,不得不降。
\n
等等。
\n
有才能的多,性格难绷的也多。
\n
这也是为何,刘备一直都将军事以外的政务几乎都交给诸葛亮的主要原因。
\n
麾下文武,也就诸葛亮能真正做到贯彻法规的同时还能令官吏士民心服口服。
\n
史载:因为犯错而被忍无可忍的诸葛亮奏贬为民的李严,也没怀疑过诸葛亮的公正无私,一直期待诸葛亮能再次启用自己,甚至于在听到诸葛亮去世后,李严因懊恼而绝望,发病而死。
\n
刘备托孤时,赋予诸葛亮“废帝”权而非赋予李严“废帝”权,也是因为刘备知道:诸葛亮要废帝,那一定是刘禅没资格被辅佐,群臣也不会怀疑诸葛亮私心作祟。
\n
足见诸葛亮在官吏士民中的威望!
\n
见法正自贬,诸葛亮于心不忍,道:“孝直也不必太烦忧。
\n
亮会给孝直一份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