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早已不同昔日,想必丞相心中,也有了新的构想。父皇何不派人送信,先问丞相之意?”
\n
“你啊!”刘备无奈的指了指刘封:“丞相事务繁杂,你还要让朕去劳烦丞相,朕于心不忍啊。”
\n
刘封摊手一笑:“没办法。若论打仗,儿臣自然是义不容辞,父皇指哪儿,儿臣就打哪儿,哪怕曹丕亲至,儿臣也能为父皇挡之。
\n
可涉及迁都这等国政要事,儿臣所虑未必周全,就一定要问丞相之意方可决断!父皇若是怕丞相太劳累,儿臣可以举荐两个贤才,以助丞相。”
\n
“哦?”刘备来了兴趣:“吾儿想要举荐何人?”
\n
刘封禀道:“新城郡督邮马玉,水衡都尉董恢。”
\n
举荐二人,刘封是深思熟虑过的。
\n
董恢本属关羽麾下,因刘封在新城郡要铸新币拉拢南乡豪族,故而刘备才派董恢去新城郡当水衡都尉。
\n
如今南乡已经并入新城郡,新城郡再设水衡都尉也就没了必要,刘封又不想董恢另调他处,索性卖董恢一个人情,举荐董恢入丞相府。
\n
刘封跟马玉有亲属关系,马玉跟马良是同宗,马良私下认诸葛亮为大兄,举荐马玉既是为了马玉的前程,也是为了跟诸葛亮之间提前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
\n
君贤将相和,国家才能真正强盛。
\n
刘备上位多年,对二人也有了解,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刘封的用意,不由笑道:“马玉和董恢,都是世间少有的良才,吾儿舍得放人?”
\n
刘封亦笑:“都是为国家举荐贤才,儿臣岂能私用?此二人留在新城郡,大材小用了。若能跟着丞相历练几年,将来也必能成为国家的支柱。”
\n
“好一个国家的支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