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更坚定了她投资王南旺房地产公司的想法。
然而,她的丈夫却告诉她,如今的田县,正面临着一场生死考验,她笑了笑,没有迟疑,还是见到了王南旺,他觉得,这场灭顶之灾,和他们父子无关。而王满仓、王南旺觉得这场风暴,和自己有关,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危险,而且更有它的另一个方面,这场灾难,不是风险,而是机遇,一次难得的机遇。
“解放初期,政府可以搞公私合营,为什么现在就不能呢?我想,国家肯定会把一部分企业甚至是政府掌控的资源推向市场的,这中间,有肉眼可见的煤矿、矿山、树木等,甚至还会扩展的水利、道路、桥梁、通信等,所以,如何把控着这一机遇,而将其他企业、社会组织、民间资本成功融入到国营企业中,在国营企业一部分民营化这一过程中,让我们这一部分民营资本站稳脚跟,快速发展,是必须认准并尽快组织实施的。上级对田县经济抄底式的审查,肯定会发现其中的诸多症结,而解决这些症结的最好方法,便是国有资本在某些行业、某些领域渐渐后退,民营资本借机进入,国家政府控制主导产业,民营资本进驻辅助产业或者部分主导产业,所以,审查田县经济,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不过,个别人、个别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恐怕是要吃亏的,这也就是上面说的,所谓的‘交学费’吧。”王满仓讲着他的见解,扈晨曦点着头。
王南旺笑了,他的想法是受了王满仓理论启发的,按照原本制定的规划,他准备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案,个人向政府递交辞呈,“胁迫”政府答应他的条件,然后对田县二建进行改制,使其融入其他资本成分,然后扩展其业务范围,进军中州市及周边的几个地级市,进军道路、桥梁及特殊建筑行业,比如电力等。如今,省里要对田县经济进行严格的审查,解决存在的问题,他的做法便会得到省级领导的认可,县里的领导,自然会当“跟屁虫”的,所以,他也加快了脚步,包括田县二建,也包括渠凤的服装厂,所谓的“外资”,同样是民间资本,这一点,恐怕很多人没有读懂。王南旺觉得,只要不是政府的钱,应该统统都叫“外资”,只不过持钱人的身份有所区别罢了,其资本的逐利性是一致的,和国家的资本有着本质的区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扈晨曦笑了,说道:“兄弟,向田县二建注资这事,就这样定了,什么时候需要打钱,一个电话,一千万元以内,不用再到中州市面谈了,我信任满仓叔,也信任你。其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