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掌声如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场的所有人,只有伍安对这定场诗耳熟能详。他鼓掌鼓的热烈,眼神直射向说书人。说书人也看向他,只停留了短短一瞬,又移到了其他地方,继续朗声道:“上一回书咱们说到啊,高祖皇帝将楚霸王项羽团团围住,直逼得楚霸王退居徐州九里山下扎营。今天这一回,咱们讲:‘乌江口十面埋伏,九里山霸王别姬。’”说完又拍了一下响木,底下人又一起叫好。
项羽十面埋伏其实是在九里山,说是乌江口,是为了让回目对仗,所以扯了脍炙人口的乌江口,跟十面埋伏连在一起。反正是做艺术加工的说书,大家听来都是过过瘾,要真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最好当然是去读书听课,哪里还来这听说书人胡诌?外加上交界地的人都没见到过这种艺术形式,更不知道高祖皇帝和西楚霸王这等人物,听来只觉得新奇过瘾,都不在意了。
说书人已经年近半百,功夫却丝毫不差。口齿伶俐声音洪亮,他从彭越劫断项羽粮草开始讲起,说齐王韩信如何引项羽率兵前往垓下,布下十面埋伏困住项羽。又说项羽如何突围,带领三万残军回到大本营,与汉军决战。讲的是滔滔不绝、绘声绘色,仿佛真见一般。他双手跟着来回,和着内容,颇有挥斥方酋之意。台底下人听的聚精会神,跟着情节一块动情。讲到四面楚歌的时候,众人一起动容;讲到霸王别姬的时候,众人一起流泪;讲到霸王带几十人与汉军决战时候,又热血沸腾,身子止不住的颤抖;讲到霸王乌江自刎,众人又何等叹惋,替楚霸王感到可惜。说书人看情绪差不多了,唱道:“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那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好惨哝——”他唱着,坐着的那女子给他打板,两个人配合的相当默契。
一首唱完,响木一拍,台底下又是一阵如雷掌声。说书人拱手道谢,收了他们送了的卢恩,也不退下去,而是搬了个凳子坐在书案后面,跟底下人聊起天来。
这些名叫白金之子的生物智力低下,说话都是咿咿呀呀,只能讲几个简单词语组成句子。听到项羽如此下场,只觉得悲愤,当即就在底下议论起来,说“霸王名门之后,刘邦市井流氓,没想到结局却是刘邦当了皇帝,项羽自刎。”“刘邦地痞市侩,草莽出身,总是打败仗;项羽百战百胜,天下无敌,最后居然刘邦成了皇帝,当真是天命所归。”“刘邦是小人,项羽是英雄。”总之说来说去,大家都在夸项羽,唾弃辱骂刘邦。说书人听了,只是笑笑,并不说话。旁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