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目前如此。
\n
姜松之力或许在有内息的年代,超过没有内息年代的项王。可这个有内息的年代的其他人的力量,一样是没有内息年代的楚霸王外的其他人不能比的,整体的水平线高度不一样。姜松达不到项王的寂寞无敌,郭嘉一开始便不奢求他凭四千铁骑,击溃叛军五万大军,他等候着、观察着、寻觅着一个出击的好时机,用手中并不多的筹码压垮敌人。
\n
高宠挠挠头发,跃跃欲试化作颓然。
\n
骑兵之于步卒。最可怕的地方有两点——
\n
第一。
\n
接阵时骑兵无可匹敌的冲击力,步卒一旦纵深防御及韧性不够,直接会散了架子、被打个对穿儿。
\n
第二。
\n
交战后骑兵可凭借战马的机动性,形成二段、三段的连续性攻势。
\n
姜松不懂,他按照郭嘉的交代,埋着头的往里杀,只告诉骑兵们跟上他的脚步,无疑放弃了兵种上连续冲击的优渥。
\n
姜松的方法很笨,可他的武艺却不足以用精湛形容。
\n
好似一支利箭……姜松是箭簇。锋芒四射、无可阻拦。骑兵们是箭身、箭尾,紧紧跟随,给予推动力气。
\n
叛军临时组建的联盟散散落落,大抵分成高智慧阵营的两万人、沈玄侩阵营的一万五千人、剩下其他人阵营的一万五千余人。
\n
叛军人数虽然够多。却混乱不堪,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难以形成真正的战斗力。半个时辰内叫姜松撕开好大一条口子,眼瞅着逼近腹地。
\n
王越面色越来越差。他找到沈玄侩,道:“沈将军!我军差不多全为步卒。打不退敌人的后果,想必你比我清楚!”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