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并州刺史?”
高欢无言以对。可朱浑道元现在是车骑大将军,官职也不算小,但的确不是并州刺史。
算了,玉璧城毕竟只有巴掌大,王思政又没有王罴那么可怕,直接推平就完了,费劲巴力打嘴仗干啥。
十月初六,东魏主力部队抵达玉璧,里三层外三层把这座弹丸小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等到高欢亲自来到玉璧城外的时候,他也不得不赞叹这座城修得真是险。如果算上城墙的话,玉璧城距离平地的高度至少有六七十米,大概相当于二十多层楼的高度,而且四周峭壁如削,站在城下抬头往上看脖子都会疼,更别提仰攻了。
这么好的一个地方我当初咋没发现?如果我抢先在这里修城,河东绝对不会那么轻易被宇文泰抢走。
赞叹归赞叹,高欢还是不相信这座小城会对他的大军造成什么实质性威胁。他一声令下,东魏大军正式开始攻城。
结果严重出乎高欢的意料。他本以为玉璧就算再坚固再险要,毕竟是一座孤城,自己这边人这么多,大不了不计成本多费点儿力气,把城打下来应该不成问题。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根本就不是舍不舍得成本的事情,因为无论他如何强令部队拼死进攻,始终没有取得半点儿进展。
爬坡坡太陡,射箭没角度,云梯不够高,在巨大的高度落差面前,常规攻城手段根本没有效果,王思政的守备又极有章法,东魏士兵完全处于无计可施的状态。
东魏大军昼夜不停地连攻了九天九夜,崭新的玉璧城依旧高高耸立在头顶,连半根汗毛都没有伤到。
情况不太妙,高欢开始有些后悔,后悔这次情报工作做得不到位,攻城装备带得不够多。
本想仗着人数优势泰山压顶踏平河东,没想到在玉璧这么个小城面前碰了这么大的钉子,闪电战搞成了持久战,这以后的仗还还怎么打?
这时宇文泰还在华州,他深知河东对自己的重要性,收到战报之后立刻下令从各地集结人马准备发兵救援。
部队的出征准备需要一些时间,为了防止这个空当里河东民心生变,稳定河东世族的情绪,宇文泰首先安排太子元钦去镇守蒲坂。
太子乃国之根本,他离开首都亲临前线,就是为了显示出西魏绝不抛弃河东的决心。
大军集结完毕之后,宇文泰亲自率军过黄河救援玉璧。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之后,西魏的兵力恢复得不错,这次救援的规模很大,贺拔胜、赵贵、怡峰、杨忠、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