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尔朱荣跟元天穆商量了一下,认为宗室之中长乐王元子攸声望很好,可以立为新君。但元子攸现在在洛阳,总要他同意才好往下进行。于是尔朱荣派侄子尔朱天光秘密进入洛阳,跟元子攸碰头。能当皇帝毕竟是好事,几番说服之下,元子攸最终同意了。
万事俱备,尔朱荣从晋阳起兵,直驱洛阳,同时秘密通知尔朱世隆赶紧逃出来,在上党跟他会合。
胡太后听闻尔朱荣已经起兵,吓得魂不附体。她派人去抓尔朱世隆过来当面质问,可是尔朱世隆府上早已人去屋空,连个鬼也没有了。
胡太后知道中了尔朱兄弟的缓兵之计,赶紧召集诸位大臣商量对策。现在各路大军都在外面平叛,临时叫回来拱卫京师根本来不及。而且大臣们也都看不惯胡太后的所作所为,谁也不说话。只有徐纥上前道,太后别害怕,尔朱荣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蛮胡,掀不起多大风浪,洛阳城内的宿卫就足够对付他了。只要我们据守险要,尔朱荣的部队千里奔袭,人马疲惫,肯定一打就投降。胡太后一听颇有道理,没想到徐纥还懂得兵法。于是立刻命令李神轨为大都督,统领部队去对付尔朱荣,同时派遣别将郑先护等人带兵去北中城把守河桥,武卫将军费穆把守小平津渡口。
洛阳城在黄河以南,北边这一段黄河风波险恶,渡河困难。孝文帝迁都之后,为保障南北交通畅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重修黄河浮桥,也就是河桥。同时出于安全考虑,在黄河北岸又修筑了一座城池以保卫河桥北入口,即为北中城。可以说,只要守住北中城,洛阳就是安全的。等各路大军回援,尔朱荣必败无疑。
但再好的计划,到了不合适的人手里也执行不下去。
尔朱荣到达河内之后,派人秘密去洛阳城内迎接元子攸。元子攸没有走河桥,而是带着他的哥哥元劭、弟弟元子正,从西边的高渚渡口偷偷乘船过河,跟尔朱荣会于黄河北岸。四月十一日,元子攸正式登基,封元勋为无上王,封元子正为始平王,任命尔朱荣荣为大将军、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封太原王。
费穆当年放弃云中南逃的时候,多亏尔朱荣收留庇护才没有被追责,他知恩图报,率先举手投降。守卫北中城的郑先护跟元子攸一向关系非常好,听闻兄弟当皇帝了,二话不说也打开城门放尔朱荣的部队进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结果就是还没开打,先有两路部队倒戈了。李神轨听闻北中城失守,黄河天险已成摆设,心态立马就崩了,自知螳臂当车没有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