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刻之后,李太傅率先打破了沉默,赞叹道。
“妙哉!妙哉!秦公子的诗,意境深远,辞藻华丽,更胜二皇子一筹啊!”
常明义闻言,立即露出一副由衷赞叹的神情。
他站起身来,朝秦贺拱手,语气里盛满钦佩之意。
“秦公子果然不负盛名!这一首山水诗,意境幽远,字里行间皆是通透清绝之气,我等旁人,实在难以望其项背。”
他稍顿,又继续说道。
“尤其是‘青山绿水皆有意,清风明月两相欢’这一联,简直已将天地风物与人心写到极至,真教人暗生景仰。”
他说着,语速却也稍显急促,仿佛唯恐自己言辞不足以表达对秦贺诗才的崇拜。
目光中尤带几分惊叹,转头对李太傅说道。
“太傅高徒,当真惊才绝艳!有此一作传世,恐百世之后,仍为人称道。”
然而,他的掌心却早已微微渗出冷汗,唇边的笑意虽未减。
他看似慷慨地将赞誉一字不漏地奉上,但心底却掠过一抹深沉的忌惮与阴郁:秦贺才名文韬,竟然目下无虚声
常明义深吸一口气,却将这些思绪藏得分毫不露,待目光再次投向秦贺时。
已然恢复了温文笑意,举起酒盏道。
“此诗必当千古流芳,公子才名无双,常某不胜钦佩,敬公子一杯。”
常明义见秦贺寂寂无名,本以为只是个有些小聪明,投了李太傅喜好的书生。
如今看来,此人深藏不露,绝非等闲之辈。
柳絮黛眉微蹙,目光在常明义和李太傅之间来回梭巡。
这二皇子今日邀请李太傅,又这般殷勤讨好,显然是为拉拢李太傅。
只是,这常明义吟诗作对之后,却迟迟不肯切入正题,反而像是在试探秦贺的深浅。
莫非他已察觉到秦贺与李太傅的关系非同一般?
又或者,他是在衡量秦贺的才华,以此来判断是否值得拉拢?
柳絮心中疑窦丛生,一时难以揣测常明义的真正用意。
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常明义的一举一动,试图从他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找到答案。
常明义满面含笑,语气热切地说道。
“两位大才今日赐教,实在令明义开怀。如此佳聚,怎能草草相散?不如移步偏殿,常某略备薄宴,以谢两位大驾光临。”
他亲自领路,将秦贺与李太傅引至偏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