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太傅说笑了,弟子一心向学,儿女私情之事,从未放在心上。”
“哈哈,年少慕艾人之常情,不必害羞。想当年老夫也……”
李太傅说到此处,忽然顿住,抚须笑道。
“罢了罢了,不说也罢。只是老夫提醒你一句,若是真有心上人,可要早些定下来,莫要错过了良缘。”
秦贺只得应付道。
“弟子谨记太傅教诲。”
一路上,清风拂面,马车车轱辘压过石板的小道。
发出不紧不慢的声响。
秦贺与太傅坐于车内。
秦贺状似随意地问。
“太傅大人博古通今,不知对如今朝中局势有何见解?”
太傅捋了捋胡须,笑而不语,只顾着欣赏沿途风景。
秦贺见状,便又问道。
“如今常家内斗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学生愚钝,却也瞧出几分蹊跷,不知太傅大人可否指点一二?”
太傅这才将目光转向秦贺,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缓缓说道。
“秦公子,天家之事,岂可轻言?老夫只醉心于圣贤书,对这些权谋之争,实在不甚了解。”
秦贺心中暗笑,这老狐狸果然谨慎,滴水不漏。
他便换了个角度,试探道。
“学生听闻,常家几位公子皆是人中龙凤,只是不知恩师更中意哪个,才于社稷有利?”
太傅意味深长地看了秦贺一眼,淡淡道。
“储君之事,自有皇上圣裁,我等臣子岂敢妄议?秦公子,你如今身负皇命,当以国事为重,切勿分心旁骛。”
秦贺听罢,便不再多言,只是心中更加确定,这太傅对常家之事并非一无所知,只是不愿轻易表露罢了。
像是为了故意岔开常家的事儿,李太傅摇着手中羽扇,吟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秦贺连忙附和。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李太傅抚掌大笑。
“秦公子果然好文采!老夫还有一句,不知公子可否对上?”
秦贺拱手:“太傅请讲。”
李太傅摇头晃脑地吟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秦贺略一沉吟,对道。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李太傅赞叹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