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莉、何赛飞、周汛的表演都可圈可点,几个凝望的瞬间就足以让人心醉。
\n
但凯子哥过度追求风格化,他故意减少台词,让演员之间靠眼神来交流。
\n
本来观众就看得云里雾里,你他妈还不说话,不扑街就有鬼了。
\n
凯子哥追求一种很高级的审美,不仅仅是在影像风格上,也在文学上。
\n
举个简单的例子,《念奴娇》这个词牌下最屌的词是哪首呢?
\n
寻常人的回答多半是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n
但是对宋词有研究的人,多半会说是张孝祥的“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n
也就是说,专业审美和大众审美,往往是背道而驰的。
\n
寻常人看小说追求跌宕起伏的剧情,各种爽点什么的。
\n
但专业人士推崇的小说是《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这些。
\n
剧情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
\n
最顶级的小说家都在弱化剧情,凯子哥觉得自己作为最顶级的导演,弱化剧情是必然的。
\n
但小说可以一个作家独立创造,除了他自己的时间,投入成本为零。
\n
而读者如果不喜欢,不看就是了,也不用付出什么成本。
\n
电影则有工业属性,需要巨大的投资,成片之后又需要观众购票来买单。
\n
爷了钱,买了票,你就踏马就给我看这?不骂你骂谁?你不扑街谁扑街?
\n
……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