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一年遇到了百年不遇的低温天气,我的农场损失很大。后来,还有更倒霉的事。这或许就是对我当年犯下错误的惩罚吧。”
段云峰看到陈先生的情绪越来越低落,陷入了回忆的感伤之中,他想转换一下话题,让气氛稍微轻松一些。
段云峰微笑着问道:“在侨界,您的农场规模是不是最大的呢?”
陈先生听到这个问题,稍稍振作了一下精神,他摇了摇头,回答道:“不是的,在民国时期,一些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在战争后期都纷纷来到巴西购置产业。
“当时有个传言,如果台湾守不住,老蒋先生可能会到巴西来避难。所以,在老蒋先生的影响下,大人物们都在这里买下了大型农场。
“那个时候,华人移民巴西形成了一个高潮。而且,还有一些文化名人也长期在巴西生活过呢。”
说到这里,陈先生突然看向贾勇,好像要考他一道段云峰肯定答不出来的题一样,问道:“你知道画家张先生吗?”
贾勇连忙点头,回答道:“当然知道啦,他可是近代着名的画家啊!”
陈先生讲述道:“张先生在巴西生活了长达二十多年之久啊!他在巴西有一个庄园,名为德园,就坐落在圣保罗州,占地面积竟然达到了两百多亩!
“当年,我有幸陪同我的兄长一同前往拜访这位国宝画家张先生。”
陈先生接着说:“张先生到巴西时,身边只带着他最年轻的一位太太。他比他那位太太大了至少三十岁。人老心不老啊!大才情,大风流。
“张先生身边虽有娇妻,但没有了故乡山水,总是没有家的感觉。张先生身处异国他乡,对故乡四川的思念之情却愈发浓烈。
“为了缓解这份思乡之苦,他决定将自己的庄园完全按照中国园林的建筑模式来打造。可以说,为了这个庄园的建造,张先生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和大笔财富。”
陈先生感慨地说:“张先生在巴西期间,深居简出,与当地人和侨界的交流都相对较少。然而,由于我兄长身份较为特殊,所以有幸拜会了张先生几次。
“我成为有机会亲身领略德园景色的少数人之一。当我置身于那座园林之中时,无论是古朴的中式建筑还是如画的山水园林,都让人难以相信这里竟然是异国他乡。
“德园里的很多建筑材料和山石花草,都是张先生花重金专门从国内运来的,花费着实巨大。
“张先生有一副美髯,身着一袭浅色中式长袍,宛如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