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的小队?
又闲话几句,周道耕觉得时机不错,便开始介绍。
“这位是孙学士,擅辨笔记。”
周道耕如鱼得水地介绍着几人,又时不时和狄昭昭闲聊两句,左边夸夸,右边捧捧,倒是让场面一下热闹又和谐起来。
眨眼的工夫,事先准备好的差役,又摆了一个个牌子,有卷宗分析、脚印辨别、指印比对、物证区等等。
然后又有人引导着大伙落座。
这个过程中,只听见狄昭昭简单指挥了两句,麾下人手便井然有序、默契十足的配合办好。
回忆起自己当地衙门办事的情况,哪有这样的?不由再少了几分随意,有些肃然起敬。
不过不等身旁人回话,狄松实大跨步走进来,他面色威严,但又与平日不同,带了些许近人的和蔼。
众人也跟着齐刷刷起身,拱手道:“见过狄寺卿。”
“诸位无须多礼。”
他表情沉稳,不怒自威。
狄松实也不喜繁琐,自我介绍了一番,又说了些大义鼓舞的话,即使在场众人许多都是老油条了,也不免听得有些心潮澎湃,热血翻涌了。
正在情绪高昂之时,狄松实指了指他身后的那块夹了许多名字的,高高挂在墙上的布。
一群人呼吸都微微变化,目光不由落到高挂的墙布上。
他被祖父上过课,自然知道这个龙虎榜是干什么用的。
即使是落在后面的,难道看着自己落于人后,甚至成绩惨淡,好意思摸鱼划水摆烂吗?
就如同分组一样,因为去年模式是一个个案子挨个看,集中所有人的力量破一个案子,然后再下一个,这样效果是非常好的,但同一时间,一般一个案子就几个人发表意见,其余人只能闲看着。
狄松实哪里会让这种事存在?花钱从地方特意请来,一个月好吃好喝的供着,就偶尔划水出出力?
分组攻坚,最后留五到八天的时间,再集中去对付那些疑难的悬案。顺手又添了一张龙虎榜。
等了一会儿,没有人提出疑问了。
他也早已习惯狄松实这种效率,他率先走到物证区那边,挑选了一个合适的空位坐下。
狄昭昭调整了一下椅子的位置,看着眼前一小撮漂浮着的蘑菇字条、蘑菇碎画,他摇头拒绝。
周道耕虽有些可惜, 想给他们小组拉个强手,但听狄昭昭的说辞,也没再劝了。
更何况是这样一颗自幼长势良好,盖过田里同一茬瓜的鲜嫩瓜王。